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者】 唐 琼

【机构】 四川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要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我们应从现今影响阅读教学的一些问题分析入手,找到根源,然后破茧而制定新的方法,针对缺点或不足实施新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应对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最常用平台。可以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直接决定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快慢问题。但我们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影响,很多教师对阅读重要性认识不足,理念仍停留在“讲解式”、“分析式”的“一言堂”上,导致阅读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学生的语文素养迟迟得不到提高。纵观现行阅读教学,还存有很多问题,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如何改进应对。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阅读,是检验学生语文知识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之一。阅读是语文之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要务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教”还是“学”,阅读都是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了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成了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目标之一。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以增强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挥学生阅读能力为核心工作,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切实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阅读,几乎成为每次课堂的主题,但是初中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仍有很大欠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仍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低。首先,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少、慢、差、费”的顽症也似乎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变。阅读教学的方式难以找到一个新的突破,阅读教学的低效磨灭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较为严重,满堂问、满堂讲、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致使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长此以往,必将扼杀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再次,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语文教学过于拘泥于教材,局限在课内,仍然是以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与考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求学生读题目,做题目,其余一概不予重视,甚至视广泛阅读为旁门左道而予以制止,存在“做题多,读书少”“说教多,感悟少”的种种弊端。最后,学生课外阅读没有有效开展,虽然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配备了很多图书,但真正用起来的不多,加之学生作业多,任务重,没有时间去阅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仅靠课堂培养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二)阅读指导不足,浅表阅读成常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阅读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走马观花”,浅表阅读,不能深层解读内容,进而不能形成新的体验,感受不到阅读快乐,耗费大量时间,但最终却收获甚少。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阅读知识转化阅读能力差。学生阅读的过程,不仅是对文本文字表面意思进行阐述的过程,还有对文章基本思想内涵进行鉴赏的层面,更需要对文章的更广泛意义进行解读和消化。而初中学生囿于知识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常常会在知识的转换能力方面存在问题,转化的意识和能力较差,体现为读一篇是一篇,无法整合一类文章,只局限于一个个的“点”,无法扩展到“面”,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2)阅读面不足,知识面不广。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忽视,甚至很多学生家长也多不提倡孩子多读书,甚至反对阅读。这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了学生阅读量少。
  三、现今阅读教学改进实践策略
  针对现今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提高对其重要性认识的前提下,必须要创新方法,运用多种策略进行应对,真正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着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学习兴趣强烈就能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我阅读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才能激发他们阅读主动性,从而让他们爱上阅读,乐于阅读。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法很多,一是教师的榜样示范。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自己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被老师所感染。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会把我读到的好书落在教室里,事实上并非我丢三落四,而是抛砖引玉、有意为之,因为我深知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二是定期开展阅读成果会。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一日要闻等活动,让学生介绍在课外阅读中所了解的故事、要闻、风俗、奇闻,跟大家交流,在课外我还布置学生办手抄报、板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在班级图书角,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难以由量变达到质变。
  (三)教给学生阅读学习方法。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读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朗读法、默读法、浏览读等方式,朗读法速度较慢,常用在需要深层解读的时候,后两种速度快,常用在只需了解大概意思的时候。其次,应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特点,掌握规律。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阅读课文也不例外。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要走出困境并非易事,首先要我们教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文学修养和语文教学基本功,让学生从你身上感受书香的魅力,让阅读走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要我们创新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多种策略开启阅读教学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黎敦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语文天地,2014年。
  [2]刘桃妹,阅读教学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用功夫[J].江西教育,1992年。
  [3]邹华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年。

  • 【发布时间】2016/10/2 12:09:48
  • 【点击频次】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