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让小学生体验数学学习乐趣
数学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形成的科学语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为说,无疑有拒人于门外之嫌。我们知道,小学生绝对是为兴趣而学的,他们感受不到学习乐趣也就无法产生学习兴趣,也就没学习动力。因此,在倡导“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理念的当今,我们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就成为我们教学的首要解决问题。实践中,我们创新方法,搭建平台,让学生体验学习乐趣,无疑是其良好策略。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才能体验学习快乐。
一、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体验学习乐趣
情境是高效课堂创建的有效辅助手段,集情境性、趣味性和诱思性于一体,因而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性的具体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说,学生的认知来源与生活,只有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创设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情境——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大一块。猴二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二两块。猴三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12块,分给猴三3块。引出数学问题: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学习很有趣,不枯燥无味。
二、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学习乐趣
认识的愉悦性是自己去体验感受知识,愿意学、主动学才是学生发展的先决条件。新课标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跳出“书本——教室”这个小圈子,让学生从自己生活中,从社会生产实践中寻找数学问题,使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活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再创造。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在新授的开始是根据“猴王分饼”的故事引发出几个分数让学生猜想哪些分数的大小相等呢?于是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再请学生说说那些分数的大小为什么相等?然后让学生通过“模拟分饼”折纸的小组活动验证自己的结论,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怎么变化的?小组观察、讨论、发现规律,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并回答如果小猴子要四块,猴王怎么办?既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在帮猴王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感受和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乐趣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受到班内同学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是多元的。新课标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同伴一起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了认知历程,情感相互感染的历程。因此,要让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模拟分饼”,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分工合作,动手操作学具圆形纸片。让学生在画画、剪剪、涂涂、比比等过程中合作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究乐趣。
四、让学生在榜样作用熏陶下体验学习乐趣
教师有其自身的情感熏陶与激励促进作用。皮亚杰认为,好的“构造”可以是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和气氛中,依靠对教师的认识、模仿和领悟并在老师的熏陶下达到一个新境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的培育时,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显得由为重要,表现为良好的情感调控能力和富有自制力,注意情感的传递效应。教师的讲评、板书、批改和教育中所显露出来的品质对于学生是一种感化,是一种榜样的力量。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更多地掌握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规程中情感体验方面的差异,从而使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引导他们快乐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在掌握学习方法,探索知识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乐趣,产生学习动力,进而主动学,学会学、乐于学。
参考文献:
[1]季春华,让小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乐趣[J].新课程学习,2010年。
[2]包永庆,在体验中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J].读写算,2011年。
[3]梁秀芬,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J].中学教学参考,2014年。
- 【发布时间】2016/9/23 23:58:46
- 【点击频次】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