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在计算机课堂渗透语文教学

 

【作者】 蒲翠兰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教育局

【摘要】 在计算机课堂渗透语文教学,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等等,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

【关键词】 计算机课堂;语文教学;渗透;
【正文】

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上仅仅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本教科书加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即使是十分优美的文学作品,学生听进去也只是味同嚼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免表层化、抽象化,再说,学生仅凭抽象的文字系统来了解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其困难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了。多媒体将声音、画面、文字、图示等有机地、艺术地融为一体,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采用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演示动画,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创造出形象、直观、生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毫不夸张的说填补了这项空白。它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教师可通过自己制作课件去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如“沁园春·”一文的讲解,教师就可自己动手制作出北国的雪景,毛泽东观雪,吟诗的画面,同时配以适当的画外音。这将在无形中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校校通”工程的实施,资源共享迅速遍及各个学校,教师也理所当然的成了这一工程的最大受益者,可直接通过网络下载,电子邮件等了解世界最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从而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结构等发生巨大的变化,对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将带来革命性的进展。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借助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艺术的、发展的图、像、声、色来调节教学,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美感娱悦,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欣赏中学,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苦学为乐学,变强学为好学,变弃学为要学,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过去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只能采取班级制的集体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今天,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多媒体的运用,特别是交互式多媒体的运用,充分发挥了学习者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基础,自主地决定学习的进程,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策略。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学习,拓展了许多方面的协作学习,包括师生协作,人机协作,师、生、媒体协作等等。

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从认知过程来看,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各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词汇的注解和运用是个难点,而利用多媒体,以其明显的直观性、再现性,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征,对于帮助他们理解词义,认知事物,加深记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时,如要对一些地点名词理解,达到认知的效果,确实难闻民做到,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感知、理解,可灵活运用多媒体将与这些词汇有关的图片播放,这样不仅中深了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又达到了理解词汇的目的。多媒体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为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深化课文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拼音、识字教学。汉语拼音教学,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十分关健的。他们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到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汉语拼音的学习是这一转折点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学生们进入语文学习遇到的第一个知识点,如何让刚入学的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学语文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还具体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与学生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同时强调要充分利用儿童生活经验?这些建议启发我们要正确理解和使用新教材,赋予课堂活力,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增强趣味性,把拼音教学和说普通话及识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内容,拼音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即要使学生学得愉快,又要使学生学得扎实,提高教学效益,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汉语拼音,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喜欢学习语文,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积极合理地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弥补内容的缺陷,同样能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就弥补了这个缺陷,它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地记住汉语拼音,而且能顺利的使用汉语拼音。有了拼音作基础,要认识、了解中国的汉字就简单多了。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呢?下面,我就以归类识字中的“林”字为例,利用多媒体教小朋友们学拼音、识汉字。

利用多媒体,强化朗读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涉及到小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领悟和对语言艺术再创造的能力,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在实践中,如能利用多媒体强化朗读训练,那么效果明显。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时往往难以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感情基调,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既费时,又讲不透彻,但运用多媒体却往往能生动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朗读训练时,学生看到:“小女孩坐到墙角,她抽出一根火柴擦燃,明亮的火光中,她看到了一个暖暖的大火炉。”画面定格在小女孩开心的笑容上,学生情不自禁地为可怜的小女孩能够拥有奇迹而高兴,纷纷以惊奇,兴奋的语气朗读有关字句。可后面的画面是:“小女孩伸出脚,眼前却只有冰冷的墙壁和烧过的火柴埂。”一喜一悲,这样学生的感情也经受了一次峰尖浪谷的反差体验,朗读时,热烈的语气中便增添了隐隐的同情、爱怜、悲怆等复杂感情,从而达到正确把握感情跌宕变化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等等,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多媒体也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我们不能企盼其包办代替一切,它是一柄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只有在课堂中恰当、巧妙、有效的使用这一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功用。

 

  • 【发布时间】2016/9/2 13:12:40
  • 【点击频次】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