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议语文作业设计与评改
【关键词】 ;
【正文】“提效减负”是当前教育的趋势,很多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更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忽视了课后的作业反馈功能。其实作业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单位时间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有效手段。语文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善自己的教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语文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1、作业形式单一。很多传统语文作业往往只局限于当天所学的知识,要么做配套的《作业本》,要么让学生做一些东拼西凑、抄来抄去的语文练习资料,很少能将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缺乏广度和深度,难发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2、 作业量过多,质量偏低。有些语文教师担心布置作业少,影响语文成绩,于是便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重复练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学得既累又烦。
3、学生手头资料少,阅读面窄。农村学生受种种条件限制,又无电脑上网查阅,知识面相对狭窄,有些作业很难完成,只好随便乱做,应付了之。
4、教师布置作业随意性。经常听到有语文教师布置作业,叫学生预习一下新课,预习什么不作交待;有时为了省力,也有教师很随意地说一句,把《语文作业本》做好;或抄一下词语、生字。
5、作业答案唯一。答案相差一个字也不行,答案过分标准,学生只好死记硬背。
二、语文作业设计初探
1、趣味型作业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完成作业的过程是体验乐趣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可操作的、新颖的作业。如学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之后,我让学生为自己的某一家庭成员设计一份别具特色的个人档案,并附有一段感恩的话。学生面对这样的作业很感兴趣,如一位学生为她妈妈制作的个人档案为:
姓名:清风明月
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主要特点:以正确的方式爱女如命
对幸福的理解:看到我每天朝气蓬勃的面对学习和生活
对不幸的理解:没有好书看
最能谅解的缺点:轻信他人
最厌恶的缺点:撒谎和逢迎
最喜欢做的事:读好书
最喜欢的座右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的感恩寄语: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但是我在您的身上不仅感受到了如山的雄伟,也感受到了如水的温柔。在我失意时您那鼓励的眼神,在我成功时您那“满招损,谦受益”的叮嘱,都时刻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妈妈,谢谢您赋予我生命的同时还教育我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我永远爱您。
事实证明,本次作业,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感恩教育,使语文学习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2、层次性型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故同龄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练习形式要多样、难易适度,有可选择性,以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因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应对作业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因此,在我的作业设计里,会出现“基础题”、“发展题”和“拓展题”的字样。“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都完成,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发展题”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力完成;“拓展题”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如学完苏轼的《浣溪沙》后,我设计的作业如下:
一是基础题:完成课后积累。
二是发展题:
①词的上阕三句话,三幅画面,描绘出农村中怎样的生活景象?
②词的下阕写出了怎样的行路情景?“试问”一词,表现了问者什么样的心理
三是拓展题:查阅苏轼的其它词作,数量不限,并予以鉴赏。
这套作业层次分明,具有坡度,使学生在面对作业时多了选择权,进而多了学习语文的热情。通过基础题,学生可以积累知识;通过发展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鉴赏水平;通过拓展题,可以挖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社会实践型作业。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也就是说只有在社会生活环境中,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为了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有意识的增加一些社会实践型的作业,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和创设充分接触社会的机会,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学了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地球,我们的家园”后,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地球母亲在人类的蹂躏下已经千疮百孔、饱经风霜,清晰的认识到要善待地球,善待家园。于是,我让学生从历史面貌、今日景象、引起河道污染的原因以及整治建议四个方面对南翔的河道进行调查,并从调查结果中搜索有用信息,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如一位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处总结道:“从奶奶的描述中,我想象着当年南翔河道清澈灵动、鱼翔浅底的景象;从妈妈的描述中,我想象着当年南翔河道风起涟漪、波光鳞鳞的景象;从我的眼睛里,看到的南翔河道却是污浊不堪、丑陋异常的情景。这不是时间老人的过错,而是南翔人口不断增加,导致河道承受不了人口压力的结果,是居民不爱惜河道的结果,是政府对河道的监管力度不够的结果。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家园献一份爱心,尽一份责任。”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与社会紧密接触,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
4、探究型作业。我认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要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而教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探究性作业是学生成功通往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所谓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学了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自然奥秘”后,学生对自然界的许多奇怪的现象很是好奇,于是我设计作业为: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有许多奇奇怪怪、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请你放出眼光,运用智慧,尝试着做一些探索,试着破解其中一两个奥秘吧。
1、飞蛾为什么扑火?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你还能举几句蕴涵着科学道理的诗句吗?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科学依据吗?
学生在热情的查找搜集资料、激烈的讨论交流以及理性的分析综合之后终于有所收获。如,一位学生激情昂扬地解释“大漠孤烟直”的奥秘是因为内蒙接近河套一带,从秋初到春末,经常为高气压中心盘踞之地,晴朗无风,近地面温度特高,向上则急剧下降。烟在由高温到低温的空气中愈飘愈轻,又无风力搅乱,故凝聚不散,直上如缕”,这样的解释准确而全面。学生通过探究型作业,不仅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获得了知识和经验、锻炼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探究精神。
三、语文作业的批改要求
1、推行“四个凡是”作业模式。凡是要求学生做的题目,语文教师要先做;凡是学生要做的作业,语文教师一定要批改;凡是学生做错的题目,必须要订正;凡是学生订正还错的题目,语文教师必须进行当面辅导。
2、作业要在每周一晚自修前批改完毕、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
3、订正后还是做错的学生,教师要面对面个别辅导。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
4、作业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杜绝漏批、错批现象。
5、所有作业一律批改,对的打“√”号,错的打“?”号,用等级或评语给予评价,要签上批改时间。
6、做好作业批改记录和分析,教研组、备课组定期检查记录,教务处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
一、语文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1、作业形式单一。很多传统语文作业往往只局限于当天所学的知识,要么做配套的《作业本》,要么让学生做一些东拼西凑、抄来抄去的语文练习资料,很少能将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缺乏广度和深度,难发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2、 作业量过多,质量偏低。有些语文教师担心布置作业少,影响语文成绩,于是便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重复练习,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学得既累又烦。
3、学生手头资料少,阅读面窄。农村学生受种种条件限制,又无电脑上网查阅,知识面相对狭窄,有些作业很难完成,只好随便乱做,应付了之。
4、教师布置作业随意性。经常听到有语文教师布置作业,叫学生预习一下新课,预习什么不作交待;有时为了省力,也有教师很随意地说一句,把《语文作业本》做好;或抄一下词语、生字。
5、作业答案唯一。答案相差一个字也不行,答案过分标准,学生只好死记硬背。
二、语文作业设计初探
1、趣味型作业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完成作业的过程是体验乐趣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可操作的、新颖的作业。如学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家真好”之后,我让学生为自己的某一家庭成员设计一份别具特色的个人档案,并附有一段感恩的话。学生面对这样的作业很感兴趣,如一位学生为她妈妈制作的个人档案为:
姓名:清风明月
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主要特点:以正确的方式爱女如命
对幸福的理解:看到我每天朝气蓬勃的面对学习和生活
对不幸的理解:没有好书看
最能谅解的缺点:轻信他人
最厌恶的缺点:撒谎和逢迎
最喜欢做的事:读好书
最喜欢的座右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的感恩寄语: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但是我在您的身上不仅感受到了如山的雄伟,也感受到了如水的温柔。在我失意时您那鼓励的眼神,在我成功时您那“满招损,谦受益”的叮嘱,都时刻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妈妈,谢谢您赋予我生命的同时还教育我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我永远爱您。
事实证明,本次作业,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感恩教育,使语文学习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2、层次性型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故同龄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练习形式要多样、难易适度,有可选择性,以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因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应对作业进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因此,在我的作业设计里,会出现“基础题”、“发展题”和“拓展题”的字样。“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都完成,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发展题”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力完成;“拓展题”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完成。如学完苏轼的《浣溪沙》后,我设计的作业如下:
一是基础题:完成课后积累。
二是发展题:
①词的上阕三句话,三幅画面,描绘出农村中怎样的生活景象?
②词的下阕写出了怎样的行路情景?“试问”一词,表现了问者什么样的心理
三是拓展题:查阅苏轼的其它词作,数量不限,并予以鉴赏。
这套作业层次分明,具有坡度,使学生在面对作业时多了选择权,进而多了学习语文的热情。通过基础题,学生可以积累知识;通过发展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鉴赏水平;通过拓展题,可以挖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3、社会实践型作业。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也就是说只有在社会生活环境中,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是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取得联系的学科。为了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有意识的增加一些社会实践型的作业,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和创设充分接触社会的机会,促进学生发展的社会化。学了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地球,我们的家园”后,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地球母亲在人类的蹂躏下已经千疮百孔、饱经风霜,清晰的认识到要善待地球,善待家园。于是,我让学生从历史面貌、今日景象、引起河道污染的原因以及整治建议四个方面对南翔的河道进行调查,并从调查结果中搜索有用信息,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文章。如一位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处总结道:“从奶奶的描述中,我想象着当年南翔河道清澈灵动、鱼翔浅底的景象;从妈妈的描述中,我想象着当年南翔河道风起涟漪、波光鳞鳞的景象;从我的眼睛里,看到的南翔河道却是污浊不堪、丑陋异常的情景。这不是时间老人的过错,而是南翔人口不断增加,导致河道承受不了人口压力的结果,是居民不爱惜河道的结果,是政府对河道的监管力度不够的结果。我今后一定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家园献一份爱心,尽一份责任。”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与社会紧密接触,锻炼了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
4、探究型作业。我认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要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而教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探究性作业是学生成功通往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所谓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或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为学习的形式,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学了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自然奥秘”后,学生对自然界的许多奇怪的现象很是好奇,于是我设计作业为: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有许多奇奇怪怪、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请你放出眼光,运用智慧,尝试着做一些探索,试着破解其中一两个奥秘吧。
1、飞蛾为什么扑火?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你还能举几句蕴涵着科学道理的诗句吗?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科学依据吗?
学生在热情的查找搜集资料、激烈的讨论交流以及理性的分析综合之后终于有所收获。如,一位学生激情昂扬地解释“大漠孤烟直”的奥秘是因为内蒙接近河套一带,从秋初到春末,经常为高气压中心盘踞之地,晴朗无风,近地面温度特高,向上则急剧下降。烟在由高温到低温的空气中愈飘愈轻,又无风力搅乱,故凝聚不散,直上如缕”,这样的解释准确而全面。学生通过探究型作业,不仅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获得了知识和经验、锻炼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了探究精神。
三、语文作业的批改要求
1、推行“四个凡是”作业模式。凡是要求学生做的题目,语文教师要先做;凡是学生要做的作业,语文教师一定要批改;凡是学生做错的题目,必须要订正;凡是学生订正还错的题目,语文教师必须进行当面辅导。
2、作业要在每周一晚自修前批改完毕、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
3、订正后还是做错的学生,教师要面对面个别辅导。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
4、作业批改认真细致,准确无误,杜绝漏批、错批现象。
5、所有作业一律批改,对的打“√”号,错的打“?”号,用等级或评语给予评价,要签上批改时间。
6、做好作业批改记录和分析,教研组、备课组定期检查记录,教务处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
- 【发布时间】2016/9/2 13:08:41
- 【点击频次】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