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搞好创新教学设计。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性质、教学理念,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必须注重情境创设和活动开展,必须搞好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
关键词: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学从课改以来到现在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已经基本普及,搞好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教学设计就势在必行。创新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师能力和专业发展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那么,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该怎样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呢?下面谈谈我几点体会,与广大政治教师共勉。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把握和体现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性质。高中政治新课程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呢?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新的课程教学理念。高中政治新课程提出了五个新的教学理念。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三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四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五是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是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追求。课程理念体现了对课程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研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概述。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应以此五个理念为指导。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施新课标,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能片面地夸大,更不能忽视。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对教学方向的把握、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任务的分配、进程的安排、形式的选择、进程的控制、结果的评价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要渗透和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个人风格,体现教师个人智慧,同时在创新设计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要对一些偏离主题的观点、看法有所预设,以便在讨论中调节和疏导学生因争辩而产生的矛盾,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是教师“满堂灌”、“全包办”、“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不肯从主角的位置上退下来,二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至徒有气氛热烈、活动充分的形式,却脱离了教学任务,费时且低效。这都是对学生主体作用的片面理解和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要求教师要以尊重、信任、宽容的情感对待学生,要尽力做到“少教多学”。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采取的最多的方法是讲授式教学法。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我们要加以辩证的分析,既要看到它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特的价值,因而被广泛采用,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传递信息迅速,教师可控性强等,同时也要看到它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不能很能好地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学生活动时间缺乏等缺陷。若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注意科学地把握,注意讲授的启发性、精致性、直观性、感染性,并有机地与其他活动形式相结合,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目前,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式等,都是被倡导的主导教学活动方式,实践也证明了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优势和推动作用。我们在选择教学活动的形式时,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要着力体现当前主导的活动形式。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的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自己的特点,进行适时、适地的选择和整合,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活动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正确价值取向的发展。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注重情境创设和活动开展。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诱发学生的情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社会现象,捕捉与教材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通过语言、音像、挂图、多媒体等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
教学活动过程从活动的主体来说,既包括教师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活动,从活动的空间来说,既有课堂上的活动,也有课外的活动,从活动的形式来说,既有学生外在的行为动作,也有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
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搞好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十分高,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各校教研组、备课组要拧成一股绳,成为团结协作的坚强集体。教研组内部、备课组内部教师之间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姐妹,唯有这种境界才能真诚合作,共同提高。搞好校本研究,教研组、备课组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教学内容的拓展上、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及社会实际的结合上、习题编制和选用等方面多作研究,多作探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进一步设计教学过程。各校备课组成员能够真正做到团结协助,资源共享,就能不断拓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空间,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
这种“追问”的习惯,可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改进政治新课程创新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学从课改以来到现在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已经基本普及,搞好新课程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教学设计就势在必行。创新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师能力和专业发展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那么,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该怎样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呢?下面谈谈我几点体会,与广大政治教师共勉。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把握和体现高中政治新课程的性质。高中政治新课程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呢?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课新的课程教学理念。高中政治新课程提出了五个新的教学理念。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三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四是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五是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是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追求。课程理念体现了对课程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研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概述。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应以此五个理念为指导。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正确认识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施新课标,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能片面地夸大,更不能忽视。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对教学方向的把握、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任务的分配、进程的安排、形式的选择、进程的控制、结果的评价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要渗透和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个人风格,体现教师个人智慧,同时在创新设计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要对一些偏离主题的观点、看法有所预设,以便在讨论中调节和疏导学生因争辩而产生的矛盾,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沿袭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是教师“满堂灌”、“全包办”、“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教师不肯从主角的位置上退下来,二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至徒有气氛热烈、活动充分的形式,却脱离了教学任务,费时且低效。这都是对学生主体作用的片面理解和把握。以学生为主体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要求教师要以尊重、信任、宽容的情感对待学生,要尽力做到“少教多学”。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改进创新教学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采取的最多的方法是讲授式教学法。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我们要加以辩证的分析,既要看到它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特的价值,因而被广泛采用,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传递信息迅速,教师可控性强等,同时也要看到它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不能很能好地照顾学生的差异性,学生活动时间缺乏等缺陷。若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注意科学地把握,注意讲授的启发性、精致性、直观性、感染性,并有机地与其他活动形式相结合,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目前,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式等,都是被倡导的主导教学活动方式,实践也证明了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优势和推动作用。我们在选择教学活动的形式时,在多样性的基础上,要着力体现当前主导的活动形式。任何一种教学活动的形式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渗透、彼此交织的。我们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自己的特点,进行适时、适地的选择和整合,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活动效果,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以及正确价值取向的发展。
要搞好高中政治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注重情境创设和活动开展。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诱发学生的情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应该时时刻刻关注社会现象,捕捉与教材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通过语言、音像、挂图、多媒体等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活。
教学活动过程从活动的主体来说,既包括教师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活动,从活动的空间来说,既有课堂上的活动,也有课外的活动,从活动的形式来说,既有学生外在的行为动作,也有学生内在的思维活动。
要搞好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必须搞好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十分高,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各校教研组、备课组要拧成一股绳,成为团结协作的坚强集体。教研组内部、备课组内部教师之间情同手足,亲如兄弟姐妹,唯有这种境界才能真诚合作,共同提高。搞好校本研究,教研组、备课组要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教学内容的拓展上、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及社会实际的结合上、习题编制和选用等方面多作研究,多作探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个性特长,进一步设计教学过程。各校备课组成员能够真正做到团结协助,资源共享,就能不断拓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空间,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
这种“追问”的习惯,可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改进政治新课程创新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6/9/2 12:03:00
- 【点击频次】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