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 大边珍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化学实验,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手脑并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法国生理学家贝而纳曾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力是指要真正给予学生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从而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同样只凭教师讲授,找方抓药式的实验教学无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当把化学实验教学改为探究性的问题解决时,化学实验的创造性变会显现出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和方法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实验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的每一个设想或方案,对实验的某些环节、步骤做出的每一点改进,设计出的每一种实验装置,所有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创新,都是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在实验探究中的体现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情景,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探究欲望的前提。问题情境的设置就是要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之间发生激烈冲突,激化学生意识中的矛盾。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应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求知欲旺盛。其过程应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要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实验探索、多媒体动画、趣味实验等手段,努力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原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从而大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如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新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在实验中萌发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学习了O2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后,我们在学习制取CO2的实验中,可以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进行如下的设问:(1)、制取O2的装置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否只使用于O2的制取?是否可以用来作为制取CO2?(2)制取一种气体,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信息?(3)如果实验室没有稀盐酸,可不可以用硫酸代替?(4)可以用碳酸钠代替碳酸钙吗?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求知欲望很强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分组实验的探究活动,并进行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在看似玩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了实验活动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热爱活动探究的情感得到了培养。
     通过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去讨论,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态度,同时根据实验归纳总结出氨的性质、组成、制备、储存、检验等,既活跃了思维,变静态为动态,同时也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了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学生实验成功后,就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使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动机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二、创设实验“异常”, 激发探究欲望
  质疑和想象,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是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针对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好问,探索欲望强的特点,教师要大胆对实验进行改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多数学生读书期间迷信课本、相信老师,由来以久,这显然与现代教育观念相背离。所以在实验教学中,适当创设“异常”,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对知识被动的接受。
  例如,蔗糖水解的实验: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加入银氨溶液微热。
  异常现象:试管内壁未出现银镜。
  原因分析:蔗糖、淀粉等糖类水解产物中虽有葡萄糖,但由于水解液中含有催化作用的硫酸,它能与碱性的银氨溶液反应。
     处理方法:在加银氨溶液之前,先加氢氧化钠中和至碱性。
     通过学生讨论、多层次的分析和揭示,不仅使学生较好地巩固了教学内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充分体现了创设“异常”的重要性。正是这些过程,同学们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实验生活化,促进智能发展
   化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探究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社会,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特征,使学生体验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就在身边。 教师选择适当的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展了实验的功能,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如在学习原电池构成条件时,我先让学生展示收集的各种电池,然后提出问题这些电池是由什么构成的?让学生拆开电池观察,清楚了电池的构造后,我又提出你能否设计出原电池,学生设计了由锌、碳棒稀硫酸等构成的原电池,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原电池能否产生电流,当小灯泡发光时学生别提有多高兴,我又提出如果①把锌换成铁,②把碳棒换成锌,③把锌换成铜,④把稀硫酸换成酒精⑤把锌、碳棒断开能否形成原电池,通过实验验证,归纳出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后,我又提出能否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设计出原电池呢?这样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调动了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
  总之,只要我们依据探究教学的理念,在化学教学中做到有心、用心,就一定能够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多种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改变教师唱独角戏,学生看热闹、缺乏积极思考的状况。所以,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转变实验教学观念,丰富实验教学功能,深入挖掘教材实验的内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 【发布时间】2016/9/2 12:02:29
  • 【点击频次】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