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 郑 立

【机构】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践行新课标,就是要运用其理念指导实践教学,特别是主体理念、情感理念、合作理念、评价理念,我们要将其运用其中,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标理念  运用
  沐浴课改风,征程启航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也渐入人心。在这项活动中,我思维得到洗礼,观念得到更新,对我所担任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面对新课程新课改背景下,如何焕发小学语文教学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呢?我进行了卓之有效的探索与实践,现在我谈谈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过程趣味化,让学生成为自觉学习主体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传统教学,倡导“教师中心论”,学生只是被动应和着教师的教,既没有主动性,也没主体性。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运用主体理论,变教师的主体为主导,引导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为此,我们应创新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方法实施趣味教学,让教学过程趣味浓浓。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而在这时,我们再开启新课教学,学生的主体性自然就会发挥作用。
  二、师生情感融洽化,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成长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尊重学生。中职生在初中学习阶段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的学业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长期得不到来自教师的真切关注,往往处于被忽略、被否定的境遇中,学习信心受到严重挫伤。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尤其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倾注更多的情感关怀,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教学中,教师多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增加学习自信心,获得学习成就感。教师要起示范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做到。教师还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水平,珍惜参加进修研讨的机会,积极参加教改实验,研读中职数学的专业刊物,积累教学教改新信息、新经验,为数学课的教学引来源头活水。
  三、学习过程合作化,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发现
  分析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有一部分课堂,教师每节课都将学生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块,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觉得让学生讨论起来,才能给领导与听课的教师一个满意的交待。好像新课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让几位课程专家满意似的。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
  我在教学《赠汪伦》时,让学生初步自我解释诗句的意思后,我对小朋友说,我看小朋友们哪个能发现小的问题,哪个能发现大的问题,如果谁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回答不了,那我就拜他为师。听了教师这一番充满激励的话语,小朋友个个小眼发光,纷纷埋头读书,思考问题。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这两个问题确实很有价值,他们发现了书上写的与生活实际的不同。同学们自发组成学习小组热烈地展开讨论,想象,发表着自己的“高见”。有的说:李白和汪伦结下了深厚情谊,李白担心汪伦知道自己要走是会伤心难过,因此就不辞而别,汪伦知道后才赶来相送。有的说:老师,可能踏歌相送是当地的风俗。听到这入情入理的解说,我心花怒放,拍案叫绝。显然,合作学习使他们产生了灵感。
  四、评价语言激励化,让学生在赏识激励中自信
  当前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着一些问题。问题之一是教师不作评价,直到答到教师所谓的标准答案为止。问题之二是教师假评价,教师虚情假意,言不由衷表扬他,“啪、啪、啪”统一的模式,在全国各地出神的一致,真像同一个模子里制造出来的一样。怎样提高教师评价语言的水准和品位呢?我认为一要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品位;二是要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由衷赞美;三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评价语言,以便在课堂上灵活、恰当地运用。
  (一)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如学生提出了别人提不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我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赞美说:“你有一双慧眼啊,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二)评价语言要充满激励性。学生成长发展走的是“成功是成功之母”之道,教师充满真情的激励语言能让学生不断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真能干”、“多聪明”、“就是与从不同”、“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这一句句话语就像蜜汁一样流进学生的心田,化作前进的不竭动力。
  (三)调动体态语言参与评价。除了上面说的有声语言外,教师还要善于调动体态语言,丰富评价的内涵。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能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教师那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
  因此新课程有与之相应新理念、新动作,而不能固步守旧、“循规蹈矩”,否则,新课程的改革就会“水过无痕、雁过无声”,没有获得实质性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必须以新的教学理论作指导,系统地开展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努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福海,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3年。
  [2]张燕,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年。
  [3]黄育民,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
  • 【发布时间】2016/9/2 11:44:22
  • 【点击频次】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