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议低年级看图写话指导策略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看图写话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作文的起点。因此,看图写话的教学部分不能简单了之。由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和学习语言文字的初步时期,缺乏必要的知识积累方法,如果在看图说话的教学中抓得不得力,学生往往只是大概,似懂非懂,听、说、读、写得不提高,使以后的学习(尤其是作文)增加困难。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看图写话 指导策略
看图写话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想象写话,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围绕图意进行合理的想像之后,下一步就要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了。说是写的前奏,是无声想像的再现,经过构思,学生急于求解的心理和强烈的表现欲会激发各自的写作激情,积极投入到“写”的活动中去。这样,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笔者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要上好看图写话课,就应抓好“看、听、说、写”这四个方面。
一、教会学生在看中发现
看就是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不是为单一的看图而“看”,在指导学生看图时,要让学生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观察,先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使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一个全面的感知。如观察单幅图,不能让学生只看图上的某一人某一物,应给学生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观察方法,图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苦几幅画要让学生初涉看完每幅图找出图与图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之处,然后逐一去看,只有通过这样的看,学生才能全面了解各方面内容以及事物的先后顺序,逐渐掌握看图的方法。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时,首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其次按一定顺序观察,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按主次观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观察,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再次观察背景和人物之间的联系。如画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近景和远景怎样配合,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还有人物的身体、年龄、活动情况等。最后观察细节,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想一想作者画这些细节的目的,对画面的主题抓得准,看图作文才能写得好。
二、培养学生在听中启迪
学生在看图基础上,对画面的内容已经有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还不能全面领会图意,这时教师不要只讲“大概”或“整体”,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要讲课细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才爱听,才能学会听,才会听懂。图画所描绘的只是生活中的“瞬间”情景,要写好看图作文,还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静态引出动态,从“瞬间”写出过程,让画面活动起来,让画中的人活动起来,让画中的物也活动起来。画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没有声音,也不会动。而看图作文,则要求学生借助于图画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要求学生根据画面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
三、训练学生在说中表达
学生通过看、听把图意,在脑海中一一形成。但不能完整地口头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以为学生通过看,听后会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表达的培养,逐渐导致学生反复的说、分组说或同桌互相说,然后教师点名让学生自己说,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在说写训练中。要求学生准确、有中心、合理地看图,启发学生大胆思维、想象、发言(表达),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每次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在说话课上,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谁能和大家说不一样?”哪个同学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些?”以此鼓励同学说话的兴趣。有时看单幅画面说话,学生可以说出十多个不相同的开头,有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创见,在说的基础上再指导写,就容易多了。低年级同学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跳跃性很大,因此,他们表达事物时常常杂乱无章,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要教会他们按顺序的分层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教他们看细看、全看、深看。在观察中除训练他们有序地看,还要训练他们有根据地想,有条理地说。
四、指导学生在写中提高
抓住看、听、说之后,要用写才总其成。因此,写是看图写话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作文的起点,若不抓好写那只能“前功尽弃”。写时一定要让学生按图上事物发展先后顺序写,即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变化过程等。具体先由全班写,从写句向写段之间过渡哦,然后再读、再写通过反复练习,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在写话中要求:按总起→分述→总结的形式,做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用上好词佳句,使文章更生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灵活使用指定的词语。还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写看图作文,就是要抓住重点,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从而展示图意。抓住重点,并不是说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不要写。围绕重点,有选择地描写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可以起到绿叶扶持红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王毓新;小学中年级片断读写一体化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夏雄峰;当代文化变迁与作文命题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邱若君;关于小学识字教学的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陈军辉;论小学作文教学儿童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看图写话 指导策略
看图写话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想象写话,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围绕图意进行合理的想像之后,下一步就要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了。说是写的前奏,是无声想像的再现,经过构思,学生急于求解的心理和强烈的表现欲会激发各自的写作激情,积极投入到“写”的活动中去。这样,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笔者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要上好看图写话课,就应抓好“看、听、说、写”这四个方面。
一、教会学生在看中发现
看就是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不是为单一的看图而“看”,在指导学生看图时,要让学生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观察,先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使学生对观察的对象有一个全面的感知。如观察单幅图,不能让学生只看图上的某一人某一物,应给学生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观察方法,图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苦几幅画要让学生初涉看完每幅图找出图与图的内在联系以及不同之处,然后逐一去看,只有通过这样的看,学生才能全面了解各方面内容以及事物的先后顺序,逐渐掌握看图的方法。我在引导学生观察图时,首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的内容是什么,或谁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其次按一定顺序观察,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的顺序,如方位或空间顺序观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内到外;按主次观察,可以先主后次;按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观察,可先怎么样,再怎么样。再次观察背景和人物之间的联系。如画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近景和远景怎样配合,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还有人物的身体、年龄、活动情况等。最后观察细节,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想一想作者画这些细节的目的,对画面的主题抓得准,看图作文才能写得好。
二、培养学生在听中启迪
学生在看图基础上,对画面的内容已经有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还不能全面领会图意,这时教师不要只讲“大概”或“整体”,每一个故事情节都要讲课细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才爱听,才能学会听,才会听懂。图画所描绘的只是生活中的“瞬间”情景,要写好看图作文,还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静态引出动态,从“瞬间”写出过程,让画面活动起来,让画中的人活动起来,让画中的物也活动起来。画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没有声音,也不会动。而看图作文,则要求学生借助于图画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要求学生根据画面联想它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等,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
三、训练学生在说中表达
学生通过看、听把图意,在脑海中一一形成。但不能完整地口头表达。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以为学生通过看,听后会掌握,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表达的培养,逐渐导致学生反复的说、分组说或同桌互相说,然后教师点名让学生自己说,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在说写训练中。要求学生准确、有中心、合理地看图,启发学生大胆思维、想象、发言(表达),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每次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在说话课上,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谁能和大家说不一样?”哪个同学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些?”以此鼓励同学说话的兴趣。有时看单幅画面说话,学生可以说出十多个不相同的开头,有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创见,在说的基础上再指导写,就容易多了。低年级同学主要是形象思维,而且跳跃性很大,因此,他们表达事物时常常杂乱无章,所以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时,要教会他们按顺序的分层次,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教他们看细看、全看、深看。在观察中除训练他们有序地看,还要训练他们有根据地想,有条理地说。
四、指导学生在写中提高
抓住看、听、说之后,要用写才总其成。因此,写是看图写话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作文的起点,若不抓好写那只能“前功尽弃”。写时一定要让学生按图上事物发展先后顺序写,即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变化过程等。具体先由全班写,从写句向写段之间过渡哦,然后再读、再写通过反复练习,培养了学生写作能力。在写话中要求:按总起→分述→总结的形式,做到结构完整。语句通顺,用上好词佳句,使文章更生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灵活使用指定的词语。还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这时,就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写看图作文,就是要抓住重点,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从而展示图意。抓住重点,并不是说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不要写。围绕重点,有选择地描写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可以起到绿叶扶持红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月芬;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王毓新;小学中年级片断读写一体化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夏雄峰;当代文化变迁与作文命题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邱若君;关于小学识字教学的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陈军辉;论小学作文教学儿童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 【发布时间】2016/9/2 11:26:51
- 【点击频次】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