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创设情境的策略探寻

 

【作者】 罗 乐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三溪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方法很多,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创新情境创设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物理,发展物理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  情境  创设  实践策略
  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诱发学生质疑思维,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物理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既要完成知识教学,又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意识,发展科学素养。因此,我们应借助情境创设来实现物理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给学生的学习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由传统被动的“苦学”变为学生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动的“乐学”。使物理的学习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快乐体验的重要组成分。
  一、创设导入情境,聚焦学生视野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起到使主体活动有明确的指向、激发主体的参与意识、为主体思维活动的顺利展开创造条件等三方面作用。一个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吸引力的导入将为整堂课的教学形成一个强大磁场,能为学生主体性参与与建构奠定情感基础。例如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课时,我们可这样导入:把一个挤压成一团的牙膏皮放入盛水烧杯中,牙膏皮沉入杯底,取出牙膏皮使之叠成船状,再次放入水中,牙膏皮居然浮在了水面上。学生观察到这同一物体截然不同的现象,认知结构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和冲突,学生的学习心理处于一种“愤”、“悱”的状态,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创设了气氛和谐、情境热烈、深刻扎实的认知情境,在此基础上反问:为什么同一物体会出现一沉一浮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呢,自然地引入了新课,激励了学生研讨物体沉浮的条件的学习探究性。
  二、创设易混情境,帮助学生区分
  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负迁移常常起干扰作用,造成学生新旧知识易混。特别是在学习有关概念时,往往让学生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产生过多的模糊认识,有时把两个相近的概念混淆不清,两个相反的概念又找不到区别。在教学过程,我常从身边的事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知困”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克服思维上的惯性。
  三、创设探究情境,更新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学生被当作容器,只是被动接纳教师教学的知识。这种相当于“灌”的教学,让学生只能被接受。而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主体,其学习方式也得到了更新,从接受式为主变为合作式、探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对于物理学习,显然更新了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地培养。因此,我们应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如在教学了“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后,为检验一下学生是否能灵活地运用压强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解决简单问题。我通过故事化的描述,创设了学生乐于探究的情境:一个寒冷的冬天,四周是白皑皑的积雪,阳光初照,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河流凝固了,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几个孩子正在冰面上嬉戏玩耍。突然,冰面发生了“咔喳”、“咔喳”的声响,就在孩子玩耍的附近,冰面出现了裂痕,假如你就在旁边,你应提醒孩子怎样做,如果你去救孩子,你应如何去救?美丽的画面出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危急和紧迫感一瞬间把学生带入一个积极思考的状态,思维的活跃性一下子达到了极点,学生怀着一种责任心、一种关爱探寻着答案,学生争先恐后地出谋划策。对第一个问题,学生立即回答,让孩子趴下,而且对问题的分析和解释相当认真仔细。对第二个问题的解决则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学生并没有按我设想的去回答。有的学生回答匐匍前行去接近孩子,有的学生回答滚着向前接近孩子,还有的学生说用绳子甩过去,让孩子抓住绳子来营救。虽然后一种方法没有利用压强的知识,但却折射出学生智慧的光芒。只要你给予学生思考空间,创设出“探究”情境,学生就会还给你一个惊喜,你就能欣赏到学生智慧光芒的绚丽与多彩。
  四、创设直观情境,形象呈现生动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全面实现,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媒体实现了登堂入室的梦想。现在,运用现代手段,模拟物理现象,创设教学情境、实验情境就成为现代课堂的典型特征。我们知道,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代表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也将会得到迅速开发和利用。但这并没有否定传统直观教学手段就不能运用,我们还是可以借用幻灯、录像、电视及多媒体等手段,用生动、形象、具体的方法引起学生感观上的视觉效果。这些现代手段对模拟物理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作用。当然,运用多媒体更能够实现问题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如动画模拟点的绝对运动、相相对运动以及相对动参考系的运动,使这些难以分清的复杂运动形式能非常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态模拟功能,由表及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物理现象出现的时间极短,当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时,该过程就已经结束。学生就理解不了其中的本质,给教学带来困难。但如果用多媒体控制运动过程,我们可采取定格或设置播放速度的方式,不让学生认识其过程,了解运动规律,教学中的难点就容易突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培育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技能,同时又发展了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将逐渐学会用物理思维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生活,用物理意识的头脑去思考分析身边的一切,物理学习的能力自然会逐渐地提高。学生不再感到物理学习是是枯燥的,反而会觉得物理学习是有趣的,物理知识是有用的。
  参考文献:
  [1]蒋丹华,浅析初中物理创设教学情境的有效方法[J].中学时代,2012年。
  [2]周金龙,初中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
  [3]李琛,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
  • 【发布时间】2016/9/2 11:20:08
  • 【点击频次】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