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历史教学的成长历程
【关键词】 ;
【正文】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又改为了半开半闭考试,这无疑又给老师和学生一个严峻的考验,好不容易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然而又被开卷考试弄得一头雾水。,尽管这样,老师还是在对症下药下工夫摸索,等刚适应这种模式时,让老师感到更加无奈的是,中考又将历史学科改为了60 分,因此在学生心中,历史便成了可有可无的科目,有时中考题又偏又难,辛辛苦苦三年下来还不如写一篇作文,以后的教学该如何开展?为了让师生走出这样的困境,我便引导学生,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乐趣,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并非死记硬背一些过去的知识,而是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在历史与现实中互动,多层次,多视觉,多形式地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领略历史的魅力所在,同时还应该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当成有效课堂加以开发。在我记忆深处,为了提高成绩,更多地了解历史,在没有设备设施的情况下,学生自行组织捡塑料瓶来卖之后买打印纸来请老师从网上搜索一些重点知识打印出来背诵,因为作为农村的孩子来说,单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件事上可以教育学生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既有利于环保,又掌握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教学也许就是在遇到问题又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或者一直都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教材教法,因为信息闭塞,只有教参教案,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一个学校就只有一个专业的历史老师。曾经为了鼓励和激发学生,当孩子们背了书以后在书上给他写一个大大的鲜红的“背”字,为了这个“背”,我花了好多时间来练啊,再号上个日期,提前背完的从微薄的工资里给一点物质奖励时,我那些单纯的孩子们都好满足。可是作为农村初中,不只是学生,连老师的视野都不是很开阔,几乎没有机会去学习,有时连县上的历史教研会也不能参加,我有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井底之蛙。
回想起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从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迈进,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最终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让我深深明白:一名教师要真正成长起来,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学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在教学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去解决,更加重要的是要提高初中的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因此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讲,几乎没有预习的习惯,因为没有预习,课堂中的自主探究活动较难开展,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因此预习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要求每位学生每节新课都要预习。在预习前给学生提出预习的目的和问题,让学生通过预习去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勾划出来。经过反复地强化,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活跃起来了,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听课时才会集中精力去听,这样课堂效率也就明显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
历史这门学科在中考中只占60分,多数学生不够重视,因此要提高该科成绩,必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只有让学生认真听课,才能对历史事件心领神会,以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境界。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让学生在听课时学会追着教师的思路,在教学中要适时变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三、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
大圣人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教学中我常采用趁热打铁方法进行复习,我经常上完一节课就要求学生复习。在复习时让学生尽量回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虽然不能全部想起来也没有关系,这正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整个复习过程都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回忆后再去看书,这样记住了的知识就会被再次强化,想不起来的知识,会成为看书的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当然阶段复习也相当重要,它可以解决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不同的知识点。例如在教学了“五四运动”后,就要求学生复习“辛亥革命”,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这样既可以掌握两个运动的异同,并且对性质、革命范畴、领导阶级,群众基础等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深层次上理解弄懂,更能深层次地理解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做作业时,老师除了关注完成与否,更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对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学生,做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在课堂上示范给其他同学看,从而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对有抄袭作业等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的最漂亮!”,随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应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当然,在学习中还有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以上是我走过的教学历程中的一些点滴的收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地热爱我的专业,热爱我的学生,让历史之花在我的生命里开的更加灿烂!
教学也许就是在遇到问题又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当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或者一直都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教材教法,因为信息闭塞,只有教参教案,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一个学校就只有一个专业的历史老师。曾经为了鼓励和激发学生,当孩子们背了书以后在书上给他写一个大大的鲜红的“背”字,为了这个“背”,我花了好多时间来练啊,再号上个日期,提前背完的从微薄的工资里给一点物质奖励时,我那些单纯的孩子们都好满足。可是作为农村初中,不只是学生,连老师的视野都不是很开阔,几乎没有机会去学习,有时连县上的历史教研会也不能参加,我有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井底之蛙。
回想起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从有效课堂向高效课堂迈进,一直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最终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让我深深明白:一名教师要真正成长起来,首先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学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在教学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去解决,更加重要的是要提高初中的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因此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讲,几乎没有预习的习惯,因为没有预习,课堂中的自主探究活动较难开展,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因此预习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要求每位学生每节新课都要预习。在预习前给学生提出预习的目的和问题,让学生通过预习去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勾划出来。经过反复地强化,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活跃起来了,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在听课时才会集中精力去听,这样课堂效率也就明显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
历史这门学科在中考中只占60分,多数学生不够重视,因此要提高该科成绩,必须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只有让学生认真听课,才能对历史事件心领神会,以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境界。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让学生在听课时学会追着教师的思路,在教学中要适时变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
三、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
大圣人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教学中我常采用趁热打铁方法进行复习,我经常上完一节课就要求学生复习。在复习时让学生尽量回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虽然不能全部想起来也没有关系,这正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整个复习过程都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回忆后再去看书,这样记住了的知识就会被再次强化,想不起来的知识,会成为看书的重点。在复习的过程中,当然阶段复习也相当重要,它可以解决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比较不同的知识点。例如在教学了“五四运动”后,就要求学生复习“辛亥革命”,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这样既可以掌握两个运动的异同,并且对性质、革命范畴、领导阶级,群众基础等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深层次上理解弄懂,更能深层次地理解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学生做作业时,老师除了关注完成与否,更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对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学生,做得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在课堂上示范给其他同学看,从而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对有抄袭作业等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的最漂亮!”,随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应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当然,在学习中还有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以上是我走过的教学历程中的一些点滴的收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如既往地热爱我的专业,热爱我的学生,让历史之花在我的生命里开的更加灿烂!
- 【发布时间】2016/9/2 11:18:43
- 【点击频次】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