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郭伟民

【机构】 新疆哈密三道岭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一种特殊感情,由厌学变为乐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探索,发展能力。 在小学,作为基础课的英语教学,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而在英语课堂上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是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采取多样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是保障,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因此,在人本位的倡导下,我们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存在,怀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态度去对待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在新授知识时,若一味地要他们读字母、单词,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发现,客观的"形象"对学生学习英语有较大的激发作用。因为客观的"形象"具有直观、鲜明、稳定和有整体感及概括性的特点,它能给人深刻的印象,能够帮助人进行联想,引发人的情绪色彩,调节人的兴趣走向,而"依靠形象思维的学习比依靠语言描绘的学习有效100倍"。
        比较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同一教学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两种材料或引导学生观察两种事物(其中的一种材料或事物是主要的),求同寻异,促进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较法有类比和对比两种形式,在英语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是对比法。在英语学习中,有许多抽象的形容词,如三年级出现的单词long,short, strong,thin 等单词。这时,可采用对比法,拿出a long ruler和a short ruler,并说出long,short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各种游戏形式,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教学目的、内容的贯彻和落实的有效形式,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发展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演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后进生自信的有效措施,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是整个语言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语言训练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形式。      游戏教学法是学生乐此不疲的教学方式,在游戏竞赛中,学生乐学乐记,积极性浓厚,参与面也广。小学生感受能力强,在紧张好玩的气氛中,学生们都很努力地凭记忆或者是提示拼出了单词在游戏过程中。      
  采用游戏教学法,课堂呈现出"热闹"的现象,学生沉醉在课堂游戏的浓浓氛围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热情尤其高涨,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成功,因而学习自信心也逐步增强,越学越有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组织并开展活动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感悟、发现和探究,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率呢?
  轻松活泼的课堂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所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开开心心地学习知识,把学习英语当作一件乐事来做,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会让学生学的更快、更轻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有趣,有用,有效。"有效"是指教师的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较好地达到三维目标,在整个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有趣"是指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用"是指学习的材料使学生感到有价值,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趣、有用、有效,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使得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能更有意义。
  • 【发布时间】2016/8/6 15:00:45
  • 【点击频次】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