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地理课堂教学中投影媒体的使用

 

【作者】 马 维

【机构】 郯城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不重视地理。如果地理教学还是老一套的方式,就很难达到大纲所规定的要求。为了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就要改革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加强直观教学,恰当地运用投影媒体,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意义。电教手段形式多样,作为其中之一的投影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的长处和优势显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成为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我认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运用投影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投影仪、屏幕、投影片的使用,首先就形成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投影片艳丽的色彩、明快的光线效果对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目标集中,大大增强了有意注意。再加上幻灯片的复合,生动有趣,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必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最后达到满意的效果。学生从幻灯片上感知的教学内容,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二、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
  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讲述,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媒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三、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媒体,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和世界各地昼夜长短变化”这一问题时,可制作一幅旋转片,把绘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地球示意图投影片作为底片,把绘有太阳光束和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的投影片作为旋转片,演示时转动旋转片,使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逐渐南移,可见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由最高值逐渐变小,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的范围越来越小,南半球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上时,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昼夜平分;当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到南回归线上时,北半球昼最短,北极圈以内全是极夜,南半球正好相反。本来一个很难讲清的问题,通过投影演示,使学生耳闻目睹,一目了然,重难点迎刃而解。
  四、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强化图像教学,训练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与地图是融为一体的,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可是一般的教学地图内容繁杂,针对性不强,主题不突出。而投影媒体则具有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功能,它可将一幅完整地图根据教学需要分解成各部分,绘制在数幅投影片上,使知识点具体化。
  五、运用投影媒体,可以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智能
  地理教学中涉及的许多地理事物不是单凭语言、模型、挂图就能讲清讲透的,而运用投影片抽拉——旋转的动态演示,就能按其发生、发展、变化,把抽象的地理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就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利用这类投影片教学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六、运用投影媒体,可以促进信息反馈,减轻学生负担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遵循“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尤其对地理教学来说,这45分钟的份量更重。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背,不仅教师无法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运用投影教学,可以把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外准备好,这样,课堂上就可以在完成相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大大地节省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大量的选择、填充、填图练习投影片,投到屏幕上进行检查、验收、补充讲解。这样做,信息反馈及时、全面、准确,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促使学生及时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减轻了学生课外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七、充分认识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增强电化教学意识,变教师自己不想用为自觉行动
  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着电教意识淡薄,认为不如“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得方便,这显然是缺乏现代教学意识,存在着怕麻烦心理的具体反映,尤其是高中教师表现更为突出。他们认为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发达,空间观念强,习惯于传统教法,而忽视电教手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其实电化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事实证明,电化教学对学生知能发展的每个环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响,它能对所学教材得到充分感知,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所学教材易于理解,便于记忆。电教媒体的运用,使课堂充满活力,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
  总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电教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把电教媒体引入地理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优势,能收到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优化效果。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使之很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助手,会令学生乐学、教师省时、教学高效,收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
  • 【发布时间】2016/8/6 15:00:03
  • 【点击频次】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