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初中美术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与学科教学科学整合的多媒体,有着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以其高效率、大容量、良好的视听效果以及快捷开放的信息资源和互动的教学功能等特点,不仅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也迫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信息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初中美术 多媒体 运用
北大一教授曾经提出:“电化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就要用美的形式精美设计电教教材和教学过程,要运用美学原理,遵循美学规律,通过电化教学的实践,形成美的环境,给予美的陶冶,激起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奋发向上的情感。”的确,多媒体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结缘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美术作为视觉教育培养学科,更需要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交互式电子或智能电视来呈现,引发学生美术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美术学习主体性。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营造了一种非常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与友好、直观、简洁的交互式界面,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教学的主体。
一、多媒体能为教学充分展现图文魅力
美术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都显得抽象不直观,更不形象,学生的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没见过的还是没见过,靠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初中学生刚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他们对直观的东西更喜欢、更容易接受一些。例如,在教学《向日葵》一课时,我们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以“夏天有什么花盛开?”这一提问来导入课题,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种传统的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得到学生积极的回应,大部分学生表现得缺乏兴趣。但如果选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上课的开始阶段,运用多媒体展现一张凡高的照片或凡高的自画像,再出现一段凡高不平凡的死亡故事,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起来,也能对凡高产生很高的兴趣。然后在引出凡高的名作《向日葵》进行分析这样效果会更好。因此,我得到这样认识: 即使老师语言表达能力再强,也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动手的效果好。丰富多彩的图象和文字,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能更直观的接触到学习内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改变了原有的只靠几张有限的挂图和老师口头讲解的传统式教学方式。
二、多媒体能为教学提供完美视听效果
以往我们在讲欣赏课时,往往是以老师干巴巴地讲解,学生讨论的形式为主,学生很难从中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形式。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则可以创设一种艺术氛围,使美术与音乐得到完美的结合,例如我们在欣赏前苏联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软件把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和音乐《伏尔加船夫曲》精心设计。在讲解时,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放大在屏幕上,音画同时呈现:在美丽伏尔加河上,有很多纤夫在岸边拉船行进,伴随着纤夫的号子声,画面转换成苏联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这样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体会纤夫们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学生为纤夫坚韧顽强、勇敢不懈的拼搏而感动。在歌声相伴的多梦时节,只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解放自己潜在的、直觉的、感性的思维活动,就能在欣赏中靠近艺术家的传达,得到共鸣,当你在创作实践中,用心灵去体验生活,你笔下有形或无形的一切都会变成带有表现意义的音符,笔下显现的,就是你心中的歌。
三、多媒体能为教学展现动态情境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通过计算机表现许多传统教学技术不能表现的事物和现象,如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图片,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学习欲望。如果当场示范制作方法,学生不一定会听你的,即使听了也不容易记住。如果用动画的形式把制作过程在电视上放给学生看,由于动感性感,又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学生看得特别仔细,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看得清楚,避免了过去当场示范时下面学生看不清细节的问题。教师要想利用课堂时间演示一个完整制作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非常耽误时间,而且没有办法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好口头教授,稍作演示,这样的教学,学生往往不能掌握技法上的难点。我们可以将制作的完整程序图文并茂的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放映,从准备到制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每一个难点都能清晰明了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边看画面边学习,印象深刻,教学难点也得到轻松突破。如上《春天》 (色彩)这一课时,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室内讲清春天的感觉呢?我认为采用电脑技术,运用大量的动画效果很好地再现春风吹,鸟儿归,种子发芽,阳光照耀,细雨绵绵,满山遍野的各类花卉争奇斗妍等情景,才能在配乐讲解下,使学生方便,快捷而又形象生动地看到了春天,感觉到了无以伦比的大自然的美。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创造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意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美术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电脑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要掌握分寸,它不能涵盖美术教学的全部,美术教学包括的内容很多,手工制作、写生绘画等等是电脑代替不了的,我们更不能因为有了电脑就把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给忽视了。
参考文献:
[1]徐灏,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年。
[2]贾建华,初中美术多媒体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34期
[3]王国强,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3年。
关键词: 初中美术 多媒体 运用
北大一教授曾经提出:“电化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准确地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就要用美的形式精美设计电教教材和教学过程,要运用美学原理,遵循美学规律,通过电化教学的实践,形成美的环境,给予美的陶冶,激起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奋发向上的情感。”的确,多媒体走进课堂,与学科教学结缘整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美术作为视觉教育培养学科,更需要以多媒体为核心的交互式电子或智能电视来呈现,引发学生美术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美术学习主体性。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营造了一种非常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与友好、直观、简洁的交互式界面,让学生积极主动、自觉自愿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教学的主体。
一、多媒体能为教学充分展现图文魅力
美术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任凭你说得天花乱坠都显得抽象不直观,更不形象,学生的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没见过的还是没见过,靠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初中学生刚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但他们对直观的东西更喜欢、更容易接受一些。例如,在教学《向日葵》一课时,我们如果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以“夏天有什么花盛开?”这一提问来导入课题,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种传统的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很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得到学生积极的回应,大部分学生表现得缺乏兴趣。但如果选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上课的开始阶段,运用多媒体展现一张凡高的照片或凡高的自画像,再出现一段凡高不平凡的死亡故事,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起来,也能对凡高产生很高的兴趣。然后在引出凡高的名作《向日葵》进行分析这样效果会更好。因此,我得到这样认识: 即使老师语言表达能力再强,也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动手的效果好。丰富多彩的图象和文字,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能更直观的接触到学习内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改变了原有的只靠几张有限的挂图和老师口头讲解的传统式教学方式。
二、多媒体能为教学提供完美视听效果
以往我们在讲欣赏课时,往往是以老师干巴巴地讲解,学生讨论的形式为主,学生很难从中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形式。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则可以创设一种艺术氛围,使美术与音乐得到完美的结合,例如我们在欣赏前苏联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软件把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和音乐《伏尔加船夫曲》精心设计。在讲解时,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放大在屏幕上,音画同时呈现:在美丽伏尔加河上,有很多纤夫在岸边拉船行进,伴随着纤夫的号子声,画面转换成苏联画家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这样使学生很快地排除外界、内心因素的干扰而进入审美心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体会纤夫们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学生为纤夫坚韧顽强、勇敢不懈的拼搏而感动。在歌声相伴的多梦时节,只要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解放自己潜在的、直觉的、感性的思维活动,就能在欣赏中靠近艺术家的传达,得到共鸣,当你在创作实践中,用心灵去体验生活,你笔下有形或无形的一切都会变成带有表现意义的音符,笔下显现的,就是你心中的歌。
三、多媒体能为教学展现动态情境
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为一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通过计算机表现许多传统教学技术不能表现的事物和现象,如演示形象生动的动画,声情并茂的有声画面,色彩丰富的教学图片,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学习欲望。如果当场示范制作方法,学生不一定会听你的,即使听了也不容易记住。如果用动画的形式把制作过程在电视上放给学生看,由于动感性感,又配上了好听的音乐,学生看得特别仔细,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看得清楚,避免了过去当场示范时下面学生看不清细节的问题。教师要想利用课堂时间演示一个完整制作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非常耽误时间,而且没有办法让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只好口头教授,稍作演示,这样的教学,学生往往不能掌握技法上的难点。我们可以将制作的完整程序图文并茂的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放映,从准备到制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每一个难点都能清晰明了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边看画面边学习,印象深刻,教学难点也得到轻松突破。如上《春天》 (色彩)这一课时,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室内讲清春天的感觉呢?我认为采用电脑技术,运用大量的动画效果很好地再现春风吹,鸟儿归,种子发芽,阳光照耀,细雨绵绵,满山遍野的各类花卉争奇斗妍等情景,才能在配乐讲解下,使学生方便,快捷而又形象生动地看到了春天,感觉到了无以伦比的大自然的美。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创造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意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美术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电脑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要掌握分寸,它不能涵盖美术教学的全部,美术教学包括的内容很多,手工制作、写生绘画等等是电脑代替不了的,我们更不能因为有了电脑就把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给忽视了。
参考文献:
[1]徐灏,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年。
[2]贾建华,初中美术多媒体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年34期
[3]王国强,发挥信息化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3年。
- 【发布时间】2016/8/6 14:58:55
- 【点击频次】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