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思想品德课中创设教学情境策略探析

 

【作者】 杨 青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镇裕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能使抽象的空洞的思想品德知识变化直观、形象实施,还能搭建活动平台,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品质,提高道德判断和践行能力。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教学情境  创设
  情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精设计的一系列教学事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诱思性、煽情性和目的性,能很好地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因而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说过:“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因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中的前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目的地设计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以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
  一、借助表演创设教学情境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积极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感动学生、陶醉学生的情境,让学生亲身观察和感受,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地亲自去体验,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其中表演与教学内容一致的小品形式就非常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增强他们课堂参与意识。比如在八年级《公民的隐私权》一课时,我设计了让两个学生以小品的形式来表演自己的隐私权被侵犯的故事。(一个学生手里拿着一封已被拆开的信,边跑边喊着冲进教室:某某已经有女朋友了。)然后马上问学生:请同学们评价刚才这位同学的行为。学生感觉自己的同学表演非常亲切又有趣,大家都非常积极的讨论,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借助图文声像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的最大作用,就是把静态的文本知识转换成了以图文声像为呈现载体的动态知识、有声知识,使之具有了形象性、生动性、情感性等特点,既能够渲染气氛、活跃思维,又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呈现真实的情景,可以唤起人们的感情,引起共鸣。
  三、借助课堂讨论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经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逐步提高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时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关键处、学生的疑难点,设计课堂交流讨论情境,让学生通过问题讨论、知识竞赛、问题辩论等创新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升化道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教学《隐私受保护》一课中“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这一框题时,我设计了“学生的分数该不该成为隐私”这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话题一出,就引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都纷纷参与进来:“我认为分数并不可怕,并不是拿不出手,分数对学生来说是隐私,通过分数,我们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过去,然后用行动证明自己。”“对一个人的判断不应该仅以成绩来衡量。一个成绩不好的人或许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所以我认为分数应该是学生的隐私。”“我认为分数没有必要成为学生的隐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里所处的位置,对学习无疑是个促进。”“公布分数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一种虐待,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是不科学的,所以我认为分数应该是学生的隐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学生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同学间交流思想观点的好机会,锻炼能力的好场所。同时学生在谈、论、辩的过程中提高了认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四、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学起于思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而学生的质疑,则需要我们“教有疑”来触发。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通过恰当的问题创设情境,能够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好奇之火。如在七年级《珍爱生命》一课中,我以问题式情境展开。“假如你只有三天的生命时间了,你将怎样度过?”让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有的学生说不再睡觉,好好珍惜,有的学生说要孝敬父母等等。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以此也达到促进学生珍视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等情感教学目标。
  五、借助时政新闻创设教学情境
  时政新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元素,是现实版的思想品德教材,利用这种教材不仅能拓展教学资源,还能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趣味性。故而,我们可借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时何新闻来创设教学情境。不过,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学生立足背景材料,通过发散思维,拓展发展空间,突出思想品德课教学开拓创新的时代特点。一要结合自身实际。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是不一样的,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对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因此,对问题的不同答案,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二要突出实践探究。如2009年的时政热(焦)点 “三鹿奶粉事件”,营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有效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国家、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应该怎么做?对这方面问题的回答,不但培养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演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事物的发展进行理性思考。
  当然,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远不此这些,只要我们创新思考,务实去总结,就一定能找到更多更好地,适用于教学内容和学情的情境创设方法来,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能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文献:
  [1]陈英明,关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的尝试与探索[J].中学时代,2013年。
  [2]乔金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年。
  [3]宋晓燕,浅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
  • 【发布时间】2016/8/6 14:56:28
  • 【点击频次】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