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多措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

 

【作者】 冯 丹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需要我们创新教学策略,做到多措并举,特别是激发学生欲望,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体性的策略更为实用,有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有效性  提高  多措
  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是一两个方法就能达到目的的,也不是注意一两个方面都能实现的。因为其是个综合集成的指标,需要多个环节均达到高效,才能使整个课堂教学实现高效教学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让数学教学实现高效目标便是我们一线教师为之奋斗不倦的教学追求。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创新教学策略,多措开启高效创建之路,才能向高效迈进,才能使学生在高效化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下面,我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营造人文情感氛围,有效诱发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利珀曾经说道:“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并指导行为。”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到“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过的时候,知识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现代课堂教学的第一原则是对学生的尊重和深沉的情感传导,即对完整健全人格的追求和培养。情感是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必定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在课堂上愉快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增强,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因此,教师行为要为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服务。
  二、加强课堂教学预设,着力捕捉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时常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在课堂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学预设不到的可能,这就需要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导到自己预案去,而要智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生成更加精彩。千万不能对学生出现的非期望行为的反应,教师简单粗暴地加以干预和制止,要给学生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多关注教学生成。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动力,而动力来自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育,就能很好地促使学生学习主体性。因此,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激趣策略,让学生有“我要学”的动机和不学不快的欲望。例如在全等三角形“ASA”判定公理教学中,我有意安排和设计一些有趣而又简单的教学活动,将一块三角形的纸片分成不规则的三块,然后让他们回答问题:“如果它是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板,因不小心打破了,现在要去配一块与原来一模一样的玻璃板,应带哪一块去配”?他们通过思考最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面对他们获得成功,我及时发出了“OK”的手势给予无声的表杨,同时全班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在老师的表杨和同学的掌声中,使他们深深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的成功使学生更有信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更新学生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教学
  新课标也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反思等重要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其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首先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独立思考,要在所有学生都有了初步想法的前提下再进行交流、探究。其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观点,并对不同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认识。再次,要帮助学生树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团结互助,才能以诚相待,形成良好合作探究团体。
  五、重视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思考的学问。思维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新课标指出:“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集中思维的训练,而相对忽视了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所必须的,也是迎接信息时代、适应未来生活所应具备的能力。
  总之,要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方法和途径很多,学生不同,内容不同,课型不同,教法与学法也有所不同。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离不开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兰,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2年。
  [2]钟文琴,从兴趣入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J].数学教学通讯,2010年。
  [3]马培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2年。
  • 【发布时间】2016/8/6 14:53:40
  • 【点击频次】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