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应创新说的训练策略

 

【作者】 杨春梅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九龙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加强学生说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所以,实践中,我们应创新策略,多措促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说的训练  创新  实践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新课标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方法。新课标中关于学生说的训练很多,也多次提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而传统教学,由于目标定位在为“应试”服务,不考的内容便成为了教师忽视的内容,无疑说的训练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数学需要阅读的迫切性并不来于语文学科,众多的公式、定义、概念和符号需要阅读,需要学生表达。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反复的阅读和说的训练,这些被高度浓缩精简的语句是不会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只有多读多说,才能内化于心,像若出自吾之口,形成自己的语言。所以,数学教学我们应加强说的训练,创新教学策略,着力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说
  传统课堂,师道尊严,只有教师说的,哪有学生敢讲。这虽然是开玩的一句话但好反映出被动学习下的“不自由”的学习氛围,长期久之,学生对在课堂中说都存在一些顾忌,形成了害怕心理,于是不敢说,不想说,怕说错,怕遭批评和嘲笑,觉得倒不如什么都不说。所以在课堂中老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就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让学生通过熟悉的事物开始说,让学生在容易的事物开始说,只有这样慢慢引导学生,学生才会更加大胆,更加放心的说。如在教学四边形时:我先出示学生熟悉的校园图片,让学生找校园中的图形,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开始慢慢讲,学生越讲越大胆,慢慢地,引入四边形时再让学生讲四边形的特征时,学生的胆量都出来了,讲得比预期的都要多。(如四条边,四条边都是直的,四个角,有些是锐角,也有钝角,还有直角,都有可能)等等都说出来了。通过这样讲了之后对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归纳其特征起着很好的作用。
  二、让学生有顺序地说,表达完整
  当然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让学生讲得更有序,更完整,是老师应该要注重的一个方面。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学生对如何有顺序地说,而且说完整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引导。在课堂中让大家一起说,说好,这是不容易的。如:在教学估算时,39乘以4约等于多少?这样一道题,我会先引导学生把39看成40,因为40乘以4等于160,所以39乘以4约等于160。像这样的题,一开始学生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更完整的说出题目及过程,都只能说出答案。但经过老师引导,及多位学生尝试讲了之后,明显效果就好了很多。很多学生都能像上面老师所引导的说出题目的过程及答案。所以在让学生说的同时,教师应该更明确及更规范地让学生有序地说、完整地说!
  三、加强说的过程的引导
  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其实他们对很多题目及过程,还有一些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等概括能力,还是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在课堂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说,可以的话就都让学生说,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就可以什么都不做,虽然我们可以不说,但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更好地说。
  (一)引导学生说方法。在数学中,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解题程序,这样把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可以设计如下操作活动:要求学生将24个正方体木块(各表示1立方厘米)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边操作边说出所摆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教师分别板书出来后,引导学生观察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并比较算式和相应的形体,发现长方体所占的体积单位数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并让学生完整地叙述出来。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出示一个四条边可以活动的长方形,让学生用手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并口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变”与“不变”的关系;形状变了,面积变了。长方形的长和宽变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邻边,但不论形状如何变化,而周长的大小始终不变。
  (二)引导学生说思考。在讲复合应用题“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三年级参加24人,比四年级少16人,五年级参加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多5人,五年级参加多少人?”时,可以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人数?(2)要求的是哪个年级的人数?它与谁有关系?(3)题目中关键是先求出哪个年级的人数?求四年级人数时容易犯什么错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桌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有条理、说清楚,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说到求四年级人数易犯哪些错误时,老师又提出:遇到类似“比四年级少16人”这样的语句叙述时,应如何理解才不可避免错误?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家都能说出:首先要弄清谁比四年级少16人,四年级比三年级人数怎样,待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答?用这样的方法来拓宽学生思路,能让学生用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思考的过程,达到既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又促进思维发展的双重目的。
  总之,数学不同于语文和英语,通过读通过背来死记硬背。但并不代表数学就可以不说,不讲。相对的,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题目,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白自己的思路,在数学中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学生多说,多讲才能深化学生的记忆,才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才能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我们数学教学,应多让学生多说吧!
  参考文献:
  [1]时玉荣,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J].文理导航(上旬),2011年。
  [2]郑德林,略谈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
  [3]邵黎钠,加强学生数学语言训练 促进数学思维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
  • 【发布时间】2016/8/6 14:53:09
  • 【点击频次】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