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发展的文化制约因素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们思想方式,价值观念,对目前发展我国职业篮球运动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巨大的制约因素。本文从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对制约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发展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篮球;篮球文化;理念
现代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已逾百年。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在世界,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竞技游戏转变为今天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社会亲和力、文化传播为一体化的文化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人们在参与中国职业篮球运动时受到文化力的束缚。影响职业篮球发展的因素有多种,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1.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在形式的简单模仿
物质文化包括所有用于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生存需要的,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品和人造物品;还包括用以生产这些物品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所有物化形式,表现为实物形态,它不像精神文化层面那样不易察觉,而是一种显性表现,很容易被发觉和借鉴。因而,物质文化的发展速度最快,它比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经历更多更为频繁的变化、革新、改进、更新。篮球物质文化是篮球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比如联赛的标志,口号等文化载体以及啦啦队等娱乐球迷的活动形式,还包括电子传媒物质CD、录影带、明星卡等标志产品。篮球文化物质层面的变化与发展,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呈现多元化发展,其最终目的是满足篮球运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需要。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在物质层面一直在借鉴国外先进的东西,从而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但是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发展模式。CBA采用主客场制,各队的主场所在城市人口都达到百万人以上,上海、北京达到千万人以上,但是,平均每场比赛到场观众不过几千人,门票价格也不高,各队做宣传的队服、吉祥物等标志性产品的销售并不火爆。从文化角度分析,把职业篮球联赛作为精美的文化产品来包装,可以提高篮球运动的内涵和品味,以吸引更多的篮球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推动中国职业篮球商业化道路的发展。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都必须以最里层文化心态的变革为最终的实现目标。
2.开展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行为模式不统一
行为制度文化是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合理的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礼仪,注重道德对中国的政治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了中国社会德治、人治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反映在职业篮球联赛中,表现为中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要依靠其行政权力和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并沿革下来的权威对职业篮球俱乐部进行管理,约束了职业篮球俱乐部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中国职业篮球理念有待加强
精神文化在文化的所有层面中,最具内在性,最具体现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本质特征。因此,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文化物质层面,也不是文化的制度层面,而是精神层面,是精神层面里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排斥西方文化的,中国之所有接受篮球运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篮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游戏性和健身性是中国人民所需要的。从文化学习和借鉴上讲,篮球运动这种具有典型西方言论特点的项目和其蕴涵的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所缺少的。篮球运动中的竞争、对抗、耐力、个人技艺与整体配合的完美结合等,是值得中国体育文化借鉴学习的。
把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娱乐性活动接受,把它作为一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迥然不同,与现代化职业篮球更是天壤之别。篮球运动的娱乐性是中国人基本的普遍的需要,也就是说,这是对篮球运动的浅层次的文化接受。作为娱乐和游戏的篮球运动没那么多的规则,男女老少,抱个球随便找个场地都能玩。而专业化、职业化的竞技篮球运动则迥然不同,它需要球员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包扩天赋,加上敬业精神和进行长时间的专业化的训练;需要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规则;需要一个符合市场竞技规律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等等。一百多年来,中国接受了篮球运动,但接受更多的是娱乐性篮球、玩的篮球。在职业篮球改革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我们要吸取的不仅是包括赛事设计,推广方式以及商业运作模式等技术和制度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现代职业体育的深切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考虑中国体育消费市场以及职业体育发展现状,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篮球联赛。
4.结论
从文化学习和借鉴上讲,篮球运动这种具有典型西方言论特点的项目和其蕴含的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缺少的。中国人接受了职业篮球运动,但是除了简单模式上的借鉴,基本上是以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来发展、经营,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惯性力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不可避免,中国职业篮球文化和西方职业篮球文化的融合同样不可避免,中国职业篮球在学习国际成功经验的同时,要保持中国文化的个性。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2]谭振斌.浅论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
[3]衣俊卿.文化哲学[J].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
[4]孙民治.篮球纵横[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0
[5]童昭岗等.人文体育[J]..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5
[6]李颖川等.浅析中国篮球运动的文化背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
[7]黄亚玲.制约中国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文化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8]刘刚等.制约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9]刘玉华.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与中国篮球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8
[10]张忠利等.中西文化概论[J].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职业篮球;篮球文化;理念
现代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已逾百年。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在世界,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它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竞技游戏转变为今天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社会亲和力、文化传播为一体化的文化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人们在参与中国职业篮球运动时受到文化力的束缚。影响职业篮球发展的因素有多种,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1.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在形式的简单模仿
物质文化包括所有用于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生存需要的,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品和人造物品;还包括用以生产这些物品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所有物化形式,表现为实物形态,它不像精神文化层面那样不易察觉,而是一种显性表现,很容易被发觉和借鉴。因而,物质文化的发展速度最快,它比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经历更多更为频繁的变化、革新、改进、更新。篮球物质文化是篮球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比如联赛的标志,口号等文化载体以及啦啦队等娱乐球迷的活动形式,还包括电子传媒物质CD、录影带、明星卡等标志产品。篮球文化物质层面的变化与发展,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而呈现多元化发展,其最终目的是满足篮球运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需要。
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在物质层面一直在借鉴国外先进的东西,从而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但是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发展模式。CBA采用主客场制,各队的主场所在城市人口都达到百万人以上,上海、北京达到千万人以上,但是,平均每场比赛到场观众不过几千人,门票价格也不高,各队做宣传的队服、吉祥物等标志性产品的销售并不火爆。从文化角度分析,把职业篮球联赛作为精美的文化产品来包装,可以提高篮球运动的内涵和品味,以吸引更多的篮球爱好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推动中国职业篮球商业化道路的发展。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都必须以最里层文化心态的变革为最终的实现目标。
2.开展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行为模式不统一
行为制度文化是由于人的交往需求而产生的合理的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礼仪,注重道德对中国的政治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了中国社会德治、人治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反映在职业篮球联赛中,表现为中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要依靠其行政权力和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并沿革下来的权威对职业篮球俱乐部进行管理,约束了职业篮球俱乐部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中国职业篮球理念有待加强
精神文化在文化的所有层面中,最具内在性,最具体现文化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本质特征。因此,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文化物质层面,也不是文化的制度层面,而是精神层面,是精神层面里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排斥西方文化的,中国之所有接受篮球运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篮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性,游戏性和健身性是中国人民所需要的。从文化学习和借鉴上讲,篮球运动这种具有典型西方言论特点的项目和其蕴涵的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所缺少的。篮球运动中的竞争、对抗、耐力、个人技艺与整体配合的完美结合等,是值得中国体育文化借鉴学习的。
把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娱乐性活动接受,把它作为一项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迥然不同,与现代化职业篮球更是天壤之别。篮球运动的娱乐性是中国人基本的普遍的需要,也就是说,这是对篮球运动的浅层次的文化接受。作为娱乐和游戏的篮球运动没那么多的规则,男女老少,抱个球随便找个场地都能玩。而专业化、职业化的竞技篮球运动则迥然不同,它需要球员具备良好的体能素质,包扩天赋,加上敬业精神和进行长时间的专业化的训练;需要严格的技术规范和规则;需要一个符合市场竞技规律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等等。一百多年来,中国接受了篮球运动,但接受更多的是娱乐性篮球、玩的篮球。在职业篮球改革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我们要吸取的不仅是包括赛事设计,推广方式以及商业运作模式等技术和制度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现代职业体育的深切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考虑中国体育消费市场以及职业体育发展现状,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职业篮球联赛。
4.结论
从文化学习和借鉴上讲,篮球运动这种具有典型西方言论特点的项目和其蕴含的文化特性,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缺少的。中国人接受了职业篮球运动,但是除了简单模式上的借鉴,基本上是以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来发展、经营,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惯性力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不可避免,中国职业篮球文化和西方职业篮球文化的融合同样不可避免,中国职业篮球在学习国际成功经验的同时,要保持中国文化的个性。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打造篮球文化,构建和谐篮球[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2]谭振斌.浅论篮球运动的文化特征[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
[3]衣俊卿.文化哲学[J].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
[4]孙民治.篮球纵横[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10
[5]童昭岗等.人文体育[J]..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5
[6]李颖川等.浅析中国篮球运动的文化背景[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
[7]黄亚玲.制约中国体育社团组织发展的文化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8]刘刚等.制约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9]刘玉华.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与中国篮球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8
[10]张忠利等.中西文化概论[J].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 【发布时间】2016/8/6 14:52:49
- 【点击频次】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