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
【关键词】 ;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国力的增强,越来越离不开税收。税收在整个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其他任何一种收入都无法比拟的,有时甚至高达90%以上,而财政收入的多少又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其中,经济、教育、国防建设等都需要依靠财政支持。虽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依法履行纳税这一义务,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纳税意识普遍不强,这一现状,增加税务机关征税的难度,阻碍财政收入增加。所以,对于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在当下尤其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一名教师更有责任和义务,为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献计献策。
第一、 在学生中宣传税法,普及税收知识,增强学生的纳税意识。
在一年一度的纳税宣传日,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税务机关搞的街头咨询、散发材料等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包括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公民广泛参与。在学校内,组织学生搞各种比赛,如:演讲比较、知识测验、有奖竞赛等方式宣传税法。同时,建议对于未成年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如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中、大学中分别开设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税收知识课程,接受不同层次的税法知识教育,向未来的纳税人灌输税收知识,让他们初步了解征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目的地培养纳税意识。用“走一路,带一路”的思想,让学生影响他的父母、亲朋好友、同学。
第二,税务机关进一步广泛普及税法和税收知识,加强征收管理,加大处罚力度。
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全国性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长期主办普及税收知识的讲座,开辟出一个税收论坛天地,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投稿。对有收入的阶层和企业,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税法宣传教育:定期免费召开一些如何合理合法节税的技巧。还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媒介与灵活的形式宣传税法。
税法宣传中,更要重视个人所得税法的宣传,因为个人所得税的影响面比其他任何税种的影响面还要广,还要大,它直接涉及到公民个人的切身利益。从2015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到8618亿元来看,个人所得税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宣传,增强纳税人的纳税观念,促使交纳其他税收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税务机关在征税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向纳税户讲解国家纳税的政策、方针,纳税的意义,及时宣传国家税收政策。随时关心纳税户,帮助纳税户克服临时的困难,有意识地培养税源,增强现有纳税户的纳税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从而带动未来纳税户纳税意识的逐步形成。对于当前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的现状,税务机关更要主动出击,加强对纳税大户及高收入纳税人的税收稽征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查处。坚持“轻税、重罚”原则,一旦发现有违反税法的行为,要严厉制裁。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知名度较高的高收入者违反税法行为的,更要严肃处理,使违法者感受到切肤之痛。要增加处理的透明度,通过公开查处,使公民认识到任何人违反税法,不尊卑贵贱,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对广大纳税人起到警戒作用。让每一个公民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了解、学习税法知识,而不能被动、消极地等着别人来启迪教化。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一种履行纳税义务光荣、偷逃税收可耻的全民意识,使广大公民将纳税观念转化为自觉的纳税行为,从而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以利于形成理性的纳税观念。
第三、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媒介在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新闻媒介可利用自己受众面广的特点,与税务机关执法部门相配合,搞一些税收知识的演讲比赛,对典型案例及时报道,对税务违法者大加鞭挞,公开曝光,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当然,新闻舆论更重要的是宣扬美好、正面的东西,通过正面的宣传报道,弘扬主旋律,尤其是通过对纳税大户、纳税模范的宣传,教育培养广大公民的纳税意识,引导其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做光荣的纳税人,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好风气。
总之,公民的纳税意识不是一时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过程。我相信,通过大家、全社会的努力,会在相当范围起到不小的作用,进而增加财政收入,逐渐形成和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
第一、 在学生中宣传税法,普及税收知识,增强学生的纳税意识。
在一年一度的纳税宣传日,主动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税务机关搞的街头咨询、散发材料等活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包括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公民广泛参与。在学校内,组织学生搞各种比赛,如:演讲比较、知识测验、有奖竞赛等方式宣传税法。同时,建议对于未成年人,要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如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中、大学中分别开设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税收知识课程,接受不同层次的税法知识教育,向未来的纳税人灌输税收知识,让他们初步了解征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目的地培养纳税意识。用“走一路,带一路”的思想,让学生影响他的父母、亲朋好友、同学。
第二,税务机关进一步广泛普及税法和税收知识,加强征收管理,加大处罚力度。
国家税务机关可以在全国性有影响的报刊杂志上长期主办普及税收知识的讲座,开辟出一个税收论坛天地,任何人都可以参加投稿。对有收入的阶层和企业,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税法宣传教育:定期免费召开一些如何合理合法节税的技巧。还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媒介与灵活的形式宣传税法。
税法宣传中,更要重视个人所得税法的宣传,因为个人所得税的影响面比其他任何税种的影响面还要广,还要大,它直接涉及到公民个人的切身利益。从2015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到8618亿元来看,个人所得税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宣传,增强纳税人的纳税观念,促使交纳其他税收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税务机关在征税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向纳税户讲解国家纳税的政策、方针,纳税的意义,及时宣传国家税收政策。随时关心纳税户,帮助纳税户克服临时的困难,有意识地培养税源,增强现有纳税户的纳税意识,提高整体素质,从而带动未来纳税户纳税意识的逐步形成。对于当前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的现状,税务机关更要主动出击,加强对纳税大户及高收入纳税人的税收稽征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查处。坚持“轻税、重罚”原则,一旦发现有违反税法的行为,要严厉制裁。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知名度较高的高收入者违反税法行为的,更要严肃处理,使违法者感受到切肤之痛。要增加处理的透明度,通过公开查处,使公民认识到任何人违反税法,不尊卑贵贱,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对广大纳税人起到警戒作用。让每一个公民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了解、学习税法知识,而不能被动、消极地等着别人来启迪教化。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一种履行纳税义务光荣、偷逃税收可耻的全民意识,使广大公民将纳税观念转化为自觉的纳税行为,从而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以利于形成理性的纳税观念。
第三、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媒介在培养公民的纳税意识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新闻媒介可利用自己受众面广的特点,与税务机关执法部门相配合,搞一些税收知识的演讲比赛,对典型案例及时报道,对税务违法者大加鞭挞,公开曝光,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当然,新闻舆论更重要的是宣扬美好、正面的东西,通过正面的宣传报道,弘扬主旋律,尤其是通过对纳税大户、纳税模范的宣传,教育培养广大公民的纳税意识,引导其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做光荣的纳税人,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好风气。
总之,公民的纳税意识不是一时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过程。我相信,通过大家、全社会的努力,会在相当范围起到不小的作用,进而增加财政收入,逐渐形成和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
- 【发布时间】2016/8/6 14:46:02
- 【点击频次】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