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开发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刘建华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华封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是对现有语文教材的拓展与补充,是充分利用身边语文资源的有效实践。我们应在坚持本校办学宗旨之上,以学校基础课程为主,自主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更全面的语文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校本课程  开发  实践策略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校本课程是对现行教材的拓展与补充,是地方语文资源的有效利用。现在,全面都是践行统一的新课标,在坚持总的要求下,各个地方运用着不同版本的教材,从大的方面看,我们都是在践行地方课程。从局部来看,各地又有自身特点,也有取之不尽的丰富的语文资源,可以作为课程予以采用。因此,开发校本资源作课程就是我们因地制宜实施语文教育、践行新课标的最好做法。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现实意义
  语文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而又极其复杂的学科,为学习好其他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我们能够洞察、识别、发现蕴藏在身边的课程资源,将其引入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语文学习与自然生活息息相关,离开社会生活,单谈语文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语文学习必须建立在社会环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挥语文学习的价值。一方面,随着新课程的逐渐改革,对语文课程的开展及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学校以建立开放而又活跃的语文课程为目标,而且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人教社新教材内容中也多次提到开展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阶段,一旦没有充分利用及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不利于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就很难达到教学的目标。
  二、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一)学校领导对校本课程不够重视。小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在校领导的倡导及帮助下,才能顺利开展。然而如今掌握实权的责任划分情况是:地方一级的课程管理者是由地方教育行政及地方教育行政机构所管辖的业务部门担负的,比如教科所或教研室等部门。除以之外,学校的一校之长,只有在所规定的课程政策范围内行使校长之权,可以对校本课程的基本权力及任务进行决策。这些领导或者部门虽然具有对校本课程改革的实体权利,却没有很好的利用,不能够使自己拥有的权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领导在面对校本课程开展时,保持中立的态度,严重忽视了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本身制度存在缺陷,给校本课程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学校缺乏对教师的培训,对教师在执行校本课程方面缺少严格的考核制度等。总而言之,由于学校领导对校本课程开展缺乏重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发展。
  (二)教师身身素质和积极性不够。由于小学语文教师处于最低阶段,所处的环境竞争相对来说比较弱,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自我完善及创新方面意识不够强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展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起到关键性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具备校本教学的实战经验及意识,除以之外,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不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执行者,更是校本课程的支持者及创办者,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困扰是大部分教师在校本课程中很难意识到自己的角色。这就体现了教师本身的很多缺陷。
  (三)校本课程非“应试”科目,学生重视不够。校本课程虽是对语文教材的拓展与补充,但由于其内容未在考试之列,学生学好学差一个样,因而得到学生重视,家庭对此也不支持。
  三、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途径
  (一)编制拓展阅读的读书课。在小学语文教课过程中,校领导应该对学生校本课程的教育摆正态度,如今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应该仅仅限制在教科书内容,更应该扩展教课范围,查缺补漏。与此同时,课程内容更要有创新性,要与学生所憧憬的情景及现实环境相联系,而且还要考虑到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状况。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及调查,学校可以自主编制教学教材,可以结合一些比较有趣生动的故事或童话等来丰富教材的内容。通过自主编制教材,不但可以提高校领导对校本课程开展的重视,而且还提高了教师开展校本课程的整体素质,除以之外,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进而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以语文为载体开展活动。语文的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语文的很多资料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中。以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具有的特征为基础,学教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学校除了可以组织开展演讲比赛、作文比赛及朗诵比赛外,还可以开展辩论赛等活动。通过组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设置自主选修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本校教学特色,学校可以在开展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为学生个性发展开拓空间。因此,学校在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开设一些选学、选读或选做的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使学生有了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总这,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因地制宜实施语文教育的重要方式。实践中,我们应在坚持本校办学宗旨之上,以学校基础课程为主,自主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更全面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熊梅,校本课程整合与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成[J].教育研究,2005年。
  [2]施国娟,浅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J].文教资料,2013年。
  [3]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
  • 【发布时间】2016/8/6 14:44:15
  • 【点击频次】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