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感悟

 

【作者】 周 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剪纸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其独特的造型、题材、表现形式等,具有很强的生活色彩和文化影子。人们用它装饰着居室环境,美化着生活,用这种亲切、通俗、美观的艺术形式,抒发着人们的真情实感。剪纸融入广大普通民众对真、善、美观念的追求,反映出独特的观物取象的方式,体现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造物思想和图形意味。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 审美; 意境美
  由于长期植根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剪纸融入广大普通民众对真、善、美观念的追求,反映出独特的观物取象的方式,体现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造物思想和图形意味。笔者通过剪纸艺术培训课程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与操作实践,受益颇多,并有如下几方面感悟:
  一、剪纸艺术的发展及表现形式
  剪纸属于一种雕镂剔刻艺术,是一种精巧的手工艺术。它可采用剪、刻、撕或烫烙等方式制作,形成玲珑剔透或影廓的艺术效果,故剪纸亦被称为平面“镂花艺术”。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多种物质材料制作成各种装饰品来装扮自己,并在此制作过程中发现了镂空和透雕的美。他们在石头、贝壳上穿孔打眼,做成项链,可见人们当时已具有初步的审美意识。在纸张出现之前,镂空还曾在皮革、树叶、绢 物质上出现过。金箔制品的出现对剪纸技艺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纸张出现后,促使了“剪纸”的诞生,并得以普及发展,迅速进入千家万户。剪纸艺术通过长期的发展,其表现形式和适用领域已经呈现多元化趋势。2001年,中国文化部向联合国申报把中国剪纸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年12月,联合国正式批准了中国的申请,中国剪纸被列为世界艺术文化遗产。剪纸成为了我们引以自豪的一种民族传统艺术。
  二、剪纸中图形的审美情感及表达
  中国剪纸从传统习俗中提炼了大量文化符号样式运用于剪纸艺术。如人们最早以瓜果来表现多子、象征人类繁衍的是葫芦。中华民族葫芦文化渊源久远.据闻一多考证,伏羲,女娲就是葫芦的化生。民间剪纸中葫芦代表多子,人从瓜出的创世观。又使该图形代表着母体崇拜和祖先崇拜,表达了人们对母亲的敬仰以及对生命繁衍的向往。在剪纸图形中“鸡”的图形也是得到广泛运用的。在古代中国民俗中,一直都有驱邪的传统习俗。“鸡”与作为太阳象征的金鸟一样,都是作为阳性的象征、生命的代表。剪纸图形种类剪纸图形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它从劳动人民生活中来,并广泛运用到生活中去。丰富的图形有用意地组合,无不反映出民间劳动者多彩的情感生活。表达出他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笔者的剪纸作品,抓髻娃娃,也代表了一定的寓意)
  三、剪纸艺术中的意境美感及表现(自然共生、美善相兼的表现)原则
  首先,在民间剪纸艺人选取自然物象作为创作题材时,都会遵循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根据人的审美感受用象征寓意的手法。对自然界中最美或最富有表现价值的部分进行创作造型,比如以葫芦、莲子、桃、石榴、鱼、蝙蝠等许多自然物作为多子多孙的比喻或吉祥幸福的象征。
  其次,形式各异的剪纸鲜明地体现了美善相兼的原则。民间剪纸不仅体现民间艺人的审美理想与动机,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功能上的实用性。比如谁家的孩子结婚了,窗口必定要贴上“鱼戏莲”的剪纸,,形形色色的剪纸本着美善相兼的原则既体现了良好的实用性,又注意形式渲染的装饰效果,以美丽的图案体现直观的美和装饰效果。构成了中国民间剪纸丰富的视觉文化景观和深隧的民俗文化内涵。
  四、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生活发展迅速,信息发达,各流派、区域的剪纸艺术也相互交流、互补,大大提高了剪纸艺术水准。通过电视、网络等,人们能很快了解到最新、最好的剪纸作品,使人们的欣赏水有了极大的提高。所以剪纸艺术家们为适应人们的要求,制作的剪纸作品越来越精致,剪纸手法越来越细腻,表达的主题也更直接、更充分,这些精美的剪纸也成为人们竞相收藏的目标。很多外国友人看到我国民间艺人的表演和作品,也都大为赞叹,盛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美。
  但是,由于目前传统剪纸手工艺人的减少,加上剪纸市场极不规范,剪纸创作耗费了剪纸创作者的大量心血,却仅被用于报刊发表,展览,而且他们的作品被人轻而易举地复制、剽窃,极大地挫伤了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尽快地、全面地、抢救性地挖掘和保护传统剪纸艺术,不断完善法制,保护剪纸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以促进传统剪纸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小结:
  民间剪纸作为民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符号,更是秉承了传统文化的这种特质,这种生生不息的整体生命气象表现在民间剪纸中,并与各种民俗事象活动相结合,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心理需求,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剪纸这种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并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应该予以发扬,以使它所承载的美好审美情感得以推广,并加以世代传承。而对于剪纸艺术工作者或爱好者来说,则应该做到勤于体验生活,并善于结合时代的审美情感对生活中的情感作深层的解析和升华,以创造出新的剪纸语言与表现形式,更好地继承和繁荣我们的民间剪纸艺术。
  参考文献:
  1. 李西秦:《剪纸艺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李西秦:《剪纸艺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马立明:《民间剪纸》,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
  4.刘晓茜:《浅谈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
  • 【发布时间】2016/8/4 16:50:09
  • 【点击频次】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