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低年级绘本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 ;
【正文】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是完全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它作为图文结合的一种复合文本,栩栩如生的图画是它的亮点。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呈现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可以说,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画面,营造出了一片新的教学氛围,赋予课程一个新的面貌.足以给师生共同的学习带来鲜活的生机。
本人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教育活动,在把握了绘本快乐阅读课自主、开放、互动、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上,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探究绘本阅读的指导方法,并形成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阅读图画,感受形象之美
在开展绘本阅读时,我们不但要引导儿童阅读文字,更要引导儿童阅读文字以外的细节与内容。绘本中的插图根据作用不同大致可为以下几种:
⑴解释性图画:解释性图画是与文字内容相对应的图画。它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这样的图画占绘本的大部分。例如,《金老爷买钟》中,金老爷家一共有四层,一楼是门厅,二楼是厨房、三楼是卧室、四楼是阁楼。图画将各房间的特点画得十分清楚,儿童一看就可以明白各室的作用。在导读时,我们可以利用解释性图画让学生明白故事发生的场景。
⑵补白性图画:补白性图画与文字有关系,但是又将文字内容做了新的拓展,它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丰富学生想象的作用。《逃家小兔》主要是通过对话,表现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该图画不但展示了文本要表达的内容,还用彩色图画着重展示了小兔子和兔子妈妈想象的内容,将图文与阅读者紧密联系起来。
⑶概括性图画:有的绘本用一张图画涵盖了整个故事的内容,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二、自主质疑,激发探索之趣
在绘本阅读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往往比教师的提问更有效,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效引导。因此,在绘本阅读课中,我们的教学常常以学生的提问为主线,创设动口、动脑、动手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在为学生提问答疑解惑的同时,我们还鼓励、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开放性地将阅读活动与生活、游戏、学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使学生的经验、情感得到迁移,推进阅读的深入。
三、品味语言,感受行文之律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学生感悟文字的形象性。在朗读中,注意语速要慢,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使故事内容在儿童脑海中形成一幅画,并与绘本上的图画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绘本的语言还经常反复。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语言现象,先由教师示范朗读,逐步引导学生和教师共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气氛和童趣的故事,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教师先自己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老师读,和老师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四、想象情节,感受起伏之韵
绘本的故事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节奏性。故事情节的高低起伏,情节不断发展变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通过情节推想,让儿童的思想与绘本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感悟着作者的奇思妙想,领悟故事的结构美。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一直围绕着“小毯子”的变化,不断地制造悬念。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次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画面内容想象,从而感受爷爷的心灵手巧。当约瑟的小背心变得又破又旧后,他向爷爷提出帮助的时候,爷爷将布喀哧喀哧地裁剪起来,并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让学生想象这小毯子在爷爷手中会变成什么。在学生充分想象后,共同朗读“一件奇妙的外套”。还可以想象,妈妈、邻居、同伴看到他穿上这外套后,会说些什么。适度的情节推想,可以让学生获得阅读和创造的愉悦。
五、体验情感,感受心灵之善
情感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正处于关键生长期,他们所接触的东西,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发展。绘本通过一个个有趣、感人的故事,向儿童展现了人类美好、纯洁的感情。阅读绘本,儿童体验了各种情感,并慢慢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如导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教师在故事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带领儿童感受大兔子充满爱意的一系列动作:轻轻放在叶子铺成的床上——亲吻小兔子——睡在小兔子的旁边——充满爱意地说出:“我爱你一直到月亮上,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在导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设计一个“究竟是大兔子更爱小兔子一些,还是小兔子多爱大兔子一些?”这样一个具有两难性的问题,引发儿童思考、体会母爱的伟大。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大兔子每个充满爱的动作,每句充满爱的话语、每个充满爱意的神情就是“崇高的母爱”。母爱无处不在,母爱潜移默化。最后通过师生共同朗读大兔子的语言,使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绘本阅读是高雅的阅读,精彩的图画,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设计,精美的印刷,就像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欣赏美妙的演奏。绘本阅读是高尚的阅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悲悯胸怀,长情大爱,就像春天的雨露无声地渗入孩子的心田。绘本阅读是高贵的阅读。去除功利心,与大师对话,就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
本人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教育活动,在把握了绘本快乐阅读课自主、开放、互动、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上,在低年级教学实践中探究绘本阅读的指导方法,并形成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阅读图画,感受形象之美
在开展绘本阅读时,我们不但要引导儿童阅读文字,更要引导儿童阅读文字以外的细节与内容。绘本中的插图根据作用不同大致可为以下几种:
⑴解释性图画:解释性图画是与文字内容相对应的图画。它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这样的图画占绘本的大部分。例如,《金老爷买钟》中,金老爷家一共有四层,一楼是门厅,二楼是厨房、三楼是卧室、四楼是阁楼。图画将各房间的特点画得十分清楚,儿童一看就可以明白各室的作用。在导读时,我们可以利用解释性图画让学生明白故事发生的场景。
⑵补白性图画:补白性图画与文字有关系,但是又将文字内容做了新的拓展,它起到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丰富学生想象的作用。《逃家小兔》主要是通过对话,表现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该图画不但展示了文本要表达的内容,还用彩色图画着重展示了小兔子和兔子妈妈想象的内容,将图文与阅读者紧密联系起来。
⑶概括性图画:有的绘本用一张图画涵盖了整个故事的内容,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二、自主质疑,激发探索之趣
在绘本阅读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往往比教师的提问更有效,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效引导。因此,在绘本阅读课中,我们的教学常常以学生的提问为主线,创设动口、动脑、动手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在为学生提问答疑解惑的同时,我们还鼓励、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开放性地将阅读活动与生活、游戏、学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使学生的经验、情感得到迁移,推进阅读的深入。
三、品味语言,感受行文之律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学生感悟文字的形象性。在朗读中,注意语速要慢,给予学生想象的时间,使故事内容在儿童脑海中形成一幅画,并与绘本上的图画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绘本的语言还经常反复。教师可以利用这种语言现象,先由教师示范朗读,逐步引导学生和教师共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充满了爱的气氛和童趣的故事,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对话揭示了爱是需要表达的这样一个道理。大兔子的语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样,相同的话,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时构成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教师先自己读小兔子对妈妈说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看图后,师生共同读兔妈妈的话——“我爱你有这么多。”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第二段小兔子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让学生单独读兔妈妈的话:“我的手举得有多高就有多爱你!”通过听老师读,和老师共读以及自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四、想象情节,感受起伏之韵
绘本的故事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节奏性。故事情节的高低起伏,情节不断发展变化,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通过情节推想,让儿童的思想与绘本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感悟着作者的奇思妙想,领悟故事的结构美。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一直围绕着“小毯子”的变化,不断地制造悬念。教师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次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画面内容想象,从而感受爷爷的心灵手巧。当约瑟的小背心变得又破又旧后,他向爷爷提出帮助的时候,爷爷将布喀哧喀哧地裁剪起来,并说“这块料子还够做——”,让学生想象这小毯子在爷爷手中会变成什么。在学生充分想象后,共同朗读“一件奇妙的外套”。还可以想象,妈妈、邻居、同伴看到他穿上这外套后,会说些什么。适度的情节推想,可以让学生获得阅读和创造的愉悦。
五、体验情感,感受心灵之善
情感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正处于关键生长期,他们所接触的东西,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发展。绘本通过一个个有趣、感人的故事,向儿童展现了人类美好、纯洁的感情。阅读绘本,儿童体验了各种情感,并慢慢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如导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教师在故事最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带领儿童感受大兔子充满爱意的一系列动作:轻轻放在叶子铺成的床上——亲吻小兔子——睡在小兔子的旁边——充满爱意地说出:“我爱你一直到月亮上,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在导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设计一个“究竟是大兔子更爱小兔子一些,还是小兔子多爱大兔子一些?”这样一个具有两难性的问题,引发儿童思考、体会母爱的伟大。学生通过讨论知道大兔子每个充满爱的动作,每句充满爱的话语、每个充满爱意的神情就是“崇高的母爱”。母爱无处不在,母爱潜移默化。最后通过师生共同朗读大兔子的语言,使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总之,绘本阅读是高雅的阅读,精彩的图画,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设计,精美的印刷,就像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欣赏美妙的演奏。绘本阅读是高尚的阅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悲悯胸怀,长情大爱,就像春天的雨露无声地渗入孩子的心田。绘本阅读是高贵的阅读。去除功利心,与大师对话,就能尽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
- 【发布时间】2016/8/4 16:25:52
- 【点击频次】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