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刍议
【关键词】 ;
【正文】新概念习作的倡导者提倡:“真实、真切、真诚、真挚的去关注、感受和体验生活。”自古以来,多少仁人志士的名篇佳作流芳百世,经久不衰,究其共性,他们都是具有保家卫国的豪迈气概,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忧国忧民的崇高人品,而其成就的取得,无不是对生活的千锤百炼。可以说,习作和生活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生活是作文的基础和源动力,习作是学生自内而外的反映,是小作者将所见、所闻,结合个人所思、所感,运用个人所知、所悟进行的综合表达,能较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道德素养。
孩子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着无穷无尽的“闪光点”值得学生用眼去欣赏,用口去歌颂,用心去体会,用笔去描绘……在教学实践中,我把孩子们的目光从书本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孩子们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思维,善于发现,做社会的主人。
一、让孩子们了解自我,认识生活。
“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有哪些缺点和长处?“我”该怎样学习?“我”应该怎样去尊重别人和受别人尊重?……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理解周围环境的起点。在习作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布置《我》、《我的喜与忧》等,在写作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让自我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积累起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
生活是万花筒,绚丽多彩,异彩缤纷。但是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缺乏丰富的文体生活,孩子们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生活,更加热爱生活,以一颗诚挚而无畏的心去编织理想的未来,乃是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习作教学中,我布置孩子们写《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我的课余生活》、《不愉快的一天》等文章,引导孩子们认识“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并非易事”,正因为生活中有了这些“酸”和“苦”,我们才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去“征服”我们的生活,以非凡的智慧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引导孩子们接触自然,开阔视野
目前,孩子们的生活内容仍十分贫乏、单一,除了学校、家庭以外,与社会的交往太少。这就是造成孩子们习作兴趣淡薄、习作源泉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现象,我注重了为孩子们创造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和条件。春天来了,我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观赏家乡山水的秀美;秋天,我组织孩子们到野外观看农村丰收的喜人景象,和组织部分高年级孩子们帮助农民进行收割,体验农村生活,感受丰收的果实来之不易,在与农民伯伯的谈话中,感受到广大农民的淳朴与善良、勤劳与勇敢;冬天,大雪来临,山川河流被冰雪覆盖,到处都是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让孩子们置身其中,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堆雪人,打雪仗,摸爬滚打,其乐融融。这些适合儿童开展的活动,使他们内心蓄满了孩提时代的精彩画面,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更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督促孩子们接触社会,开展活动
社会是个活动着、变化着的大课堂,教师不但要向孩子们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善于利用教材向孩子们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教师亦当如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为了完成单元训练项目,我十分注意课本知识的延伸,引导孩子们接触社会,不失时机地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进行观察、分析、感受,引导他们正确地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今年我校为迎接五一劳动节,决定进行一次义务劳动,要求走向社会,为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我们班的任务是擦洗车站边一百米的铁栏杆。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有的抬水,有的洗抹布,有的擦栏杆。一时间,公路两侧闪动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不时传来行人由衷的赞叹声。劳动结束后,他们脸上、身上被水溅得变成了小花猫,但是个个脸上都挂着甜甜的微笑。许多同学事后的练笔中都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指导孩子们细心观察,写出真文
作好文,首先要孩子们做好人,学会生活,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与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细心体味,感悟真情,表现真情,孩子的习作才会有血有肉,千姿百态。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了真情,他们才能用笔描绘真情。在指导孩子们写《愉快的春游》时,我带他们去河边,山坡等地玩耍,指导他们观察花虫鸟兽,倾听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交响曲”。让孩子们用充满情感的话语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要写好习作,必须先有情,文随情发才能成就佳作。
写真文,就是写生活,写真情实感,习作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我们的时代是向上的,社会是健康的,孩子们的生活是真实的,多彩的。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就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年龄小,不善于从细小的、平常的人和事中提炼出带有时代意义的重大主题。这就是需要我们的老师及时指导他们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帮助他们分析事物,发现并提炼有意义的镜头。如下雨时,指导孩子们自由观察,体验雨的美景,倾听雨的声音,品尝雨的滋味,看一看雨中的动植物,观察一下雨中的天空、田野,体验一下雨后的舒爽。结果他们的习作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瓢泼大雨”、“倾盆大雨”、“春雨贵如油”等华丽词语的组合了。善于整体观察的孩子写出了:“雨像挂在天地间的一幕白纱布,把世间的一切都笼罩其中。”有的同学把自己融入雨中:“看,雨似珍珠,如丝线,像牛毛。掉在我头上,滑滑的;飘在我脸上,爽爽的;流进我嘴里,甜甜的。”
由此可见,只有让孩子们热爱生活,并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习作教学融于广阔的生活中去,丰富孩子们的人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有着无穷无尽的“闪光点”值得学生用眼去欣赏,用口去歌颂,用心去体会,用笔去描绘……在教学实践中,我把孩子们的目光从书本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引导孩子们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思维,善于发现,做社会的主人。
一、让孩子们了解自我,认识生活。
“我”是怎样一个人?“我”有哪些缺点和长处?“我”该怎样学习?“我”应该怎样去尊重别人和受别人尊重?……了解自己是理解别人、理解周围环境的起点。在习作教学中,我有意识的布置《我》、《我的喜与忧》等,在写作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渐让自我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积累起属于自己的人生经验。
生活是万花筒,绚丽多彩,异彩缤纷。但是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缺乏丰富的文体生活,孩子们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如何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生活,更加热爱生活,以一颗诚挚而无畏的心去编织理想的未来,乃是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习作教学中,我布置孩子们写《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我的课余生活》、《不愉快的一天》等文章,引导孩子们认识“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并非易事”,正因为生活中有了这些“酸”和“苦”,我们才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去“征服”我们的生活,以非凡的智慧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引导孩子们接触自然,开阔视野
目前,孩子们的生活内容仍十分贫乏、单一,除了学校、家庭以外,与社会的交往太少。这就是造成孩子们习作兴趣淡薄、习作源泉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现象,我注重了为孩子们创造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和条件。春天来了,我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观赏家乡山水的秀美;秋天,我组织孩子们到野外观看农村丰收的喜人景象,和组织部分高年级孩子们帮助农民进行收割,体验农村生活,感受丰收的果实来之不易,在与农民伯伯的谈话中,感受到广大农民的淳朴与善良、勤劳与勇敢;冬天,大雪来临,山川河流被冰雪覆盖,到处都是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让孩子们置身其中,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堆雪人,打雪仗,摸爬滚打,其乐融融。这些适合儿童开展的活动,使他们内心蓄满了孩提时代的精彩画面,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更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督促孩子们接触社会,开展活动
社会是个活动着、变化着的大课堂,教师不但要向孩子们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善于利用教材向孩子们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教师亦当如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为了完成单元训练项目,我十分注意课本知识的延伸,引导孩子们接触社会,不失时机地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进行观察、分析、感受,引导他们正确地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今年我校为迎接五一劳动节,决定进行一次义务劳动,要求走向社会,为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我们班的任务是擦洗车站边一百米的铁栏杆。孩子们干得热火朝天,有的抬水,有的洗抹布,有的擦栏杆。一时间,公路两侧闪动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不时传来行人由衷的赞叹声。劳动结束后,他们脸上、身上被水溅得变成了小花猫,但是个个脸上都挂着甜甜的微笑。许多同学事后的练笔中都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指导孩子们细心观察,写出真文
作好文,首先要孩子们做好人,学会生活,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与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细心体味,感悟真情,表现真情,孩子的习作才会有血有肉,千姿百态。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了真情,他们才能用笔描绘真情。在指导孩子们写《愉快的春游》时,我带他们去河边,山坡等地玩耍,指导他们观察花虫鸟兽,倾听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交响曲”。让孩子们用充满情感的话语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要写好习作,必须先有情,文随情发才能成就佳作。
写真文,就是写生活,写真情实感,习作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我们的时代是向上的,社会是健康的,孩子们的生活是真实的,多彩的。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就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孩子们年龄小,不善于从细小的、平常的人和事中提炼出带有时代意义的重大主题。这就是需要我们的老师及时指导他们从多角度进行观察,帮助他们分析事物,发现并提炼有意义的镜头。如下雨时,指导孩子们自由观察,体验雨的美景,倾听雨的声音,品尝雨的滋味,看一看雨中的动植物,观察一下雨中的天空、田野,体验一下雨后的舒爽。结果他们的习作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瓢泼大雨”、“倾盆大雨”、“春雨贵如油”等华丽词语的组合了。善于整体观察的孩子写出了:“雨像挂在天地间的一幕白纱布,把世间的一切都笼罩其中。”有的同学把自己融入雨中:“看,雨似珍珠,如丝线,像牛毛。掉在我头上,滑滑的;飘在我脸上,爽爽的;流进我嘴里,甜甜的。”
由此可见,只有让孩子们热爱生活,并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把习作教学融于广阔的生活中去,丰富孩子们的人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16/8/4 16:08:14
- 【点击频次】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