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反思

 

【作者】 闫庆德

【机构】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成了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生物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近几年的教学过中我们经常会对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理解有失偏差,使生物课堂教学陷入一些认识误区,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本文就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几点反思。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认识误区
  思考一: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新课改中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但我们会对此产生误解,可能会有每课必探之势,结果却事与愿违。主要表现在探究内容不适宜和探究活动过于形式化。如兴奋传导这个地方老师可能要讲到“神经中枢”和“中枢神经”等抽象概念,初中虽然已经学过,但贵州很多初中是很少上生物课的,学生初中生物知识基础很差,老师如果让学生在此探究的话,收效不大。这种无基础知识的探究,纯属浪费时间,并且还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教师讲解时更加费力。还有时我们会认为课堂上先提出问题来自学就是探究学习,如“内环境”一节的教学中,先提出问题:(1)内环境有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2)比较三种内环境的成分及其功能是什么?(3)内环境有什么作用?然后据问题去探究学习。学生为解决问题,忙于到课本中找答案,结果把探究学习演变为先学后教的注入式探究。其实,探究是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它与解答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提高学生能力上讲,探究的过程比获得结论更重要。甚至有时我们可能会采取了放羊式探究。
  笔者认为: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性学习不是要求什么内容都让学生去探究,也不是脱掉了缰绳的野马让其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精心设计和指导下的教育过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和意义有所削弱,其实反而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啦!
  思考二:课堂教学角色定位模糊不清。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会对此产生误解,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重要,课堂上就让学生自己去学习领会,免得课后评课落个传统式教学的评价。往往在这种情况下的结果是老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其主导地位大大削弱。主要表现有,首先是在课堂上都尽量做到少讲,最多讲10分钟左右。有次公开课有个老师总共讲了11分钟,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读理解。结果该说的不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收效甚微。其次是讲得不透彻。有一次教师在讲“植物组织培养”时,对愈伤组织的变化这一关键提得很少,致使部分学生对基本概念模糊不清。结果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最后是课堂练习多。在很多公开课上我们会常常看到教师认为多练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匆匆讲完就抛出大量练习题,而且在课件设计时练习题目很多不精简。
  笔者认为:新课改课堂教学并不淡化教师的讲授,恰恰重视教师的传授,关键是咋样讲的问题。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决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熟练把握教材和学情,对重点难点疑点要讲深讲透,又要注意讲解的方式方法,启发引导,讲学生所需,讲练结合,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应当强化。
  思考三:滥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越来越普遍。无论在优质课还是公开课中,都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确实能创设教学情境,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增大教学信息量, 扩展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但出现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课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一节课从头到尾,没有板书,板书的内容都搬上了屏幕。教师只按课件顺序播放,学生犹如看了一场人生如梦的电影,这样的教学方式喧宾夺主。其次表现在你用课件取代了生物实验。学生只看不接触实物,没通过实际操作和感知,实验能力提高不大。有些教师用课件代替了讲解,没有提问和讨论,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无需反馈交流,教和学基本上由课件来完成。最后表现在滥用视听效果,有些教师在课件中采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像、音乐、动画,致使学生而无法专心于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辅助教学应该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所以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用课件代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阻碍师生的互动交流;不能代替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不能滥用视听效果,造成对教学效果的不良影响;四制作创新型课件,选择适合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
  启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从只重视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的学习,思维的发展,探索意识的增强并重;要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发挥他们主动性,使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调整学习内容,减少传统的知识,增加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生物知识,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提高生物学习的兴趣;要抓住实质,领会其内涵,结合学生与教学实情,灵活而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方法与规律,彻底走出生物新课改的认识误区。
  参考文献:
  [1]龙锦忠.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课改要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6期.
  [2]张君平.要客观看待并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01期.
  [3]张妍劬.如何做好高中生物在新课标下教学工作[J].时代报告,2011年08期.
  • 【发布时间】2016/8/4 15:59:32
  • 【点击频次】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