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学生倾听能力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 张洪宇

【机构】 贵州省思南县第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关键词:倾听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听力和理解的差异性采用相应的方法来培养其倾听能力,促其懂得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善于倾听,提高倾听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倾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平时的语文课堂我们不难发现,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容易走神,昏昏欲睡,听得不认真;相反趣味盎然的课堂,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因此无论是论述类还是实用类抑或文学作品类的教学,我在备课时都十分注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经常依据文本体式和学生需求去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专题一“科学之光”安排的基本上是说明文,所选文章既有关于事物说明的,也有关于事理说明的;既有关于单个对象说明的,也有关于一类对象说明的;既有传统的,也有体现了现代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既有平实的、典范的,也有文艺性比较强的。选文丰富多彩,涉及各个领域,可读性强,但尽管这样学生阅读兴趣依然不高。如果只是上成一般的科普课,学生可能兴味索然,认真倾听的大概寥寥无几,要想提高教学效益、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困难的。陈树元老师认为,“趣学趣教,讲究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对走出说明文教学的低迷,是很有意义的。”①因此教学时只有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想听、爱听,听得持久、听得专注、听出味道。
  二、明确要求,引导学生针对性倾听。
  有一次我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布置了一条作业,要求男生以“我是罗密欧”开头,女生以“我是朱丽叶”开头,联系节选部分,概括二人的性格特征,特别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结果在交流的时候,好多同学立足于原著的故事情节,而忽视了节选部分的文字。我在“教后记”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可能与我没有明确相关要求有关。这里的要求就是课上要让学生知道听什么、怎么听,听后要做出哪些反应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听。
   怎么听,我一方面给学生做示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我从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回答,并通过点头、微笑、目光交流、手势、语言应答等不同方式对其做出回应;另一方面把自身的体会告诉学生,倾听要努力做到“四心”。?即:虚心、用心、细心和耐心。进而让学生明白: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沟通,一种尊重,倾听能使我们博采众长,触类旁通,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所以讲课时,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听清我或者其他学生在说什么,需要倾听者做出哪些回应等等。我经常提醒学生:“听清我提的问题。”“认真听其他学生在说什么。”“听别人朗读课文,读错的地方如字音、断句等提出来”“认真听别人发言,听他有什么地方讲得不妥”“其他学生的发言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认真听其他学生发言,听后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等等。
  明确了要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听得更有针对性了。我欣喜地看到:现在的语文课上,当一个学生发言时,课堂瞬间就会安静下来,有时候后面的学生发言,前面不少学生都会不自觉地扭过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发言的学生,聚精会神地听他(她)发言,用心捕捉每个细节,生怕遗漏重要信息。以前那种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只顾做自己的事情,有的窃窃私语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陡然不见了。
  三、科学训练,提高学生倾听能力。
  (一)结合“阅读与鉴赏教学”训练倾听能力
  1.课内阅读教学
  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形式:
  (1)听记训练:着重培养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一边记录的能力。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在倾听活动中倾听者吸收的是声音信息,存留时间短暂,倾听时的思维活动要求是快速的。因此,我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认真有目的地听。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把重点问题多次重复,加强重音,放慢节奏,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记录。
   (2)听答训练:课前我根据文本内容、学情等精心设计问题,课上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适时提出问题,学生根据所提内容或者一对一,或者一对多,或者群体回答,有时师问生答有时生问生答等,主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学生要准确、到位回答,首先必须得认真倾听,否则会答非所问。这种训练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得最多。
  (3)听述训练:主要方式有听后详述、概述、综述。侧重训练学生倾听的理解力、筛选力。这种训练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加深印痕,防止遗忘;同时也可以调动有意识听记的积极性,提高倾听素质。我在教学《唐诗宋词选读》引导学生鉴赏诗词中的名句时,适当的点拨后,及时让学生对我刚才讲的内容概述一遍,并合理组织成一段连贯的鉴赏短文;学习小说时,在我的课上安排学生复述是常见的语言实践活动,往往是第一个学生复述过了,又安排第二个学生补充复述或者评价前面学生复述质量的优劣等。
  (4)听辩训练。
   2.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要强调的是课外阅读活动也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空间。我经常安排学生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在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分享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有意识贯穿听记、听答、听述、听辨等训练。
  (二)结合“表达与交流教学”训练倾听能力。
  1.写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写”的能力,如果能与“倾听”能力训练结合起来,能很好地以“听”促“写”,增加写作的趣味性。
  • 【发布时间】2016/7/6 17:08:16
  • 【点击频次】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