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讨论式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彭丽君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讨论式教学法是新课改推进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这种模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主体学习意识,发展学生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充分消化历史知识,有效建构历史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  讨论式教学法  应用  有效性
  受“应试”驱使和传统理念支配,现行历史教学在很长时间内都有“一言堂”模式下运作,致使学生养成被动接受习惯,只能从“灌喂”中获得教师在“教参”等教辅上摘录的几条干瘪历史知识。这样久之,学生主体作用渐失,兴趣渐乏,记忆加负,思维被禁锢。新课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数万数模式开”,讨论式教学法也就在新课改践行中发芽了,而且一触即发,星火燎原,而且取得了可喜成绩。
  所谓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指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在自学基础上发表学习见解、交流心得、讨论困惑,并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互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大致包括“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四个环节,它能创造性地促使学生探究和获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讨论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精心设计讨论主题
  要提高讨论式教学法的有效性,我们首先就应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即解决讨论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教师随意而问,而应是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三维”目标中的、能贯穿整个课堂的代表性问题,即是有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重要历史人物,以及与当前形势和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具有“四个性”才有讨论价值:一是综合性。能体现知识前后联系,使不同内容得到有效整合。如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或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不题,就需要学生前后联系,综合材料才能找到答案。二是现实性。我们知道,历史来源于生活,是“过去的今天”,历史学习就是要总结经验、获得教训,以指导反哺现实生活,所谓“以史为鉴”就是说历史要具有现实性,我们为此设计的主题也应具有相同属性。三是新颖性。“新则生趣”,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如果没有新颖的讨论主题,是不能激发学生讨论积极性的。设计时,我们应可能地从各个角度、种种联系中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捕捉其规律性的主题,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轰动效应,让学生多方参与、积极参与、互动参与,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四是挑战性。只有具备这种特性,学生才可能挖开心思去思考、去想办法解决,引发他们思维参与。
  二、提供自学讨论材料
  做好讨论的前期准备是顺利开展讨论式教学的基础,在教师层面,就是要围绕主题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不光是书本教材,还可能是与主题相关的历史背景,就需要教师适当引进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圈地运动的有关史实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
  三、给予充足讨论时间
  讨论式教学不是全在讨论,而是在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感悟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我们在保证学生独立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围绕主题互动讨论。因为充足的讨论时间是保证讨论深入有效的重要因素,不仅能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案,还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讨论中,教师要相机点拨,启发诱思,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发现问题,整理心得。当学生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但在平常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不敢让学生独立活动,担心学生的讨论偏离主题太远,于是情急之下帮助学生说出问题的答案,讨论未展开就草草收场,这是达不到讨论目的和效果的。所以说,讨论要保证充足的时间。
  四、加强讨论结果提升
  通过现象看本质,历史教学更是如此,有规律性的认识往往隐含在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中,也是学生难以捕捉到的。所以,在讨论结束时,我们要注重总结提升。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虽然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为什么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蒸汽机在发明之前的社会现实,人们大多使用煤炭。而它的出现,算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我们知道,一种新的能源的出现,往往会带动社会的革新进步,就像电一样。而蒸汽机的出现,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了机械工业甚至社会的发展,解决了大机器生产中最关键的问题,推动了交通运输空前的进步,随着它的发展而建立的热力学和机构学为汽轮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说,它的广泛使用成为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总之,讨论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效果也受到越来越人的广泛关注。它的出现,使我认识到它不仅能促使教师转变观念──变“教”为“学”,还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变“死记”为“活学”,提高自主学习效果──变“学会”为“会学”,更主要的能帮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快速建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锡尔,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
  [2]程蓓蓓,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李宗权,讨论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探微[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
  • 【发布时间】2016/5/5 9:46:09
  • 【点击频次】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