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作文教学指导新探

 

【作者】 田婷婷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沙墩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驾驭汉语文字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时常感受到学生对作文的畏惧,纵观学生作文能力差的主、客观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对作文的投入的时间少,没有很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情绪,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美丽世界,学会美的构造,并领悟美的情理,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增加自信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感受生活美;修改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作文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考验学生驾驭汉语的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构思简单,来源身边的小事,切入点小,语句表达清楚,并能准确运用好词好句来点缀作文,使作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责无旁贷地应注意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
  一、小学作文差的原因: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堂操作,轻基本素养,重课内学习,轻课外拓展,重作文指导,轻写作实践,客观上的原因是:作文素材少,词汇量少,表达不清楚等原因。
  (一)畏惧心理。
  学生在作文时,由于写作经验不足,刚开始写作,感觉自己辛苦写完一篇习作,到了老师的手上则成为文题不符,难免有害怕之感,再加上小学课程增多,门门课都要考试,减少了课外阅读的时间,知识积累不够,有的连语句都没法表达清楚,更不用说写好作文了,无形中,部分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提起作文课,就畏惧起作文来,影响了写作文的参与意识,导致写作文能力差,
  (二)学生思路打不开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就按照老师所讲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可作选材单一。
  (三)抄作文
  现在的学生手中都有同步作文书,有的学生走捷径——抄作文,把人家的或作文书上的文章改头换面,为我所用,这样的文章能有真情实感吗?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吗?
  二、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首先得让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评改时注重激励机制。
  学生写完作文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改,而且在课改中,要注重激励机制,即使学生的作文写得一无是处,他也要找到他的优点之处,并写上几句鼓励,赞扬语,以提高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他们才会想写作文,而不是怕写作文。
  (二)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懂得如何写作
  在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后,懂得如何写作,写作的方法啦,例如:学生打扫卫生之前,布置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注重留心观察其他同学是如何搞卫生的,特别是他们的语言,神态,动作,在完成大扫除之后一,再让学生与小伙伴交流自己的观察,最后将自己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同时教师可以先用一些好观察的事物,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有时也可创造一些情景,让学生懂得如何观察。
  (三)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
  现在很多学生写不来作文,就是因为无参考,他们每天都过得平平常常,整天为考试有写不完的作业,因此觉得无事可写,因此,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搞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比如朗读比赛,绘画比赛,写字比赛等,在搞活动前布置学生用心感受自己在活动中的心理,认真去观察活动中各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活动它及时就军民一致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完善。
  三、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美的世界,领悟美的生活,美的事物,学会美的构造;
  作文教学往往从观察,生活指导入手,这实际上就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训练,我们生活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自然的万事万物和人类社会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们,影响我们,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都在我们的身这演绎,我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对待,如何去评价,如何去选择,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在审美观点和情趣。
  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学会怎样正确的去认识美,发现美和审美。有了正确的审美方式我们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构造美,我坚持引导学生往“进步、健康、高尚”的路上走,以“真、善、美,”为作文教学审美的基础,实际上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我总是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发现感受美的世界,并且鼓励他们把这些美写下来,用这些美打动自己,叩动读者的心。启发引导学生用心来感受,用心去构思,用心去写作,没有自己的创选思想,没有自己的审美角度,没有自己的构思,没有自己的表现方法,那就很难写好作文的。
  四、让学生成为自己的读者,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一篇作文,并不是老师评改就算结束了,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使学生能自己动手修改作作文,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出版,“文章不能一做便佳,需贫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知也”作文不嫌百遍改,从某种程度上说,好的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得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其主动参与,发挥想象,在思想意识上不断创新,因此,可采取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教师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可见,小学生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我们要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的提高,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可采用各种修改作文的有效途径,生生互改,师生评改,佳作批改,典型面改,师生齐改,佳作共赏,自我再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要了解他们,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作文才会越来越好,这也是小学作文教学指导的一种艺术。
  • 【发布时间】2016/5/5 9:36:55
  • 【点击频次】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