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探如何合理布置与批改初中英语作业

 

【作者】 刘海英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方水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巩固。合理布置与批改英语作业能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接受的主动性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了使英语作业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初中英语作业布置及批改形式上进行了尝试。本文将对当前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误区 布置  批改 思考
  一、常见的初中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误区。
  作业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合理的作业作业布置与批改可以弥补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足,作业的批改与布置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可是,不少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和处理作业的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步入以下的误区,其结果不仅空耗了自己和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导致学生厌学,降低了教学质量。
  1、不符合学情,作业布置“公式化”。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作业的设计不依据本课时的重难点和本班的学情灵活地设计。教师在选题时,没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与知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练习没有较强的针对性,存在公式化的单一型练习模式和大量盲目引进习题的做法。
  2、不注重实效,作业布置“一刀切”。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先天禀赋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忽视了这种差异性,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受不了”的现象。
  3、不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搞“题海战”。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是对某一阶段内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二、合理布置与批改初中英语作业的思考。
  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根据课标,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注重作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把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和创设了一个“学有所用”、“学有所得”、“会学会用”的课后练兵“场景”。 以下为合理布置初中英语作业的几点思考:
  (一)作业布置上的“四性”。
  1、针对性。英语作业按其类型可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按其形式又可分为听力作业、口语作业与书面作业(笔头作业)。因此,采用何种类型和形式的作业,就需要根据每次作业的重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确定。教师在选题时,只有将学生的水平层次与知识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设计巩固交际语言项目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得体性、规范性;设计巩固语法知识的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准确性;设计口语练习,要重点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2、层次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切进重点、降低起点迎学生;深入浅出、设置情境引学生;长期规划、精心设计练学生;发展能力送学生。”教师在完成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布置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题量适中的同步作业,对学生的个体层次和知识层次要分析并加以区别,不能搞“一刀切”。教师要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或选编的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3、时效性。作业不仅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延伸与补充,而且是对某一阶段内重点知识的巩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因而它应具有时效性。若某作业作为课内作业,就不能作为课外练习。这样学生才能明白每次作业训练的主旨,才能完成得轻松、愉快、有成效。
  4、适量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毫无针对性的、机械性的练习。
  (二)作业批改中的“三个结合”。
  有布置就应有检查,但“包办式”的全批全改,不仅会消耗教师本应用来钻研大纲和教材的大量时间,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因此,批改作业时,不妨采用以下方式:
  1、“粗改”与“精批”相结合。我们常看到学生忙着写,老师忙着批改的情形。如果对某些作业“粗改”与“精批”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现象。所谓粗改,就是对那些由要求较低的词汇、句型和交际用语构成的复习性练习,仅给予对、错评价即可,甚至可依据学生的水平层次抽取适量样本进行批阅。而精改就是对那些由要求较高的、必须掌握的词汇、语法或交际用语构成的各类强化、巩固性练习,批阅时不仅要给予对、错评价,而且还要对于学生出错的原因予以更正并指出。“粗改”与“精批”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在讲评练习时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能使学生知晓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做到“对症下药”。
  2、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某些作业的处理,可采用让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的方式。自改方式适合于那些题型单一、要求层次较低的练习,教师可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订正。互改则适合单元内要求层次较高的练习,教师先作必要的重点提示,然后让学生交换作业根据提示互作批改。最后再由教师对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错误,集中评议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掌握纠正的方法。“自改”与“互改”的批改方式,不仅反馈及时,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自我教育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对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3、面批。教师可以对那些学习兴趣不浓、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当面辅导批改,有针对性地辅导知识点,帮助解决学生各自存在的具体问题。这样还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扫除学生思想和学习上的障碍,激发求知欲。
  对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错题库。在每次作业批改时,把学生最容易错的题,编入错题库,在教完一个系列的教学内容后,把这些平时作业中易错的题印发给学生,再次让学生操练,然后逐项讲评。这不仅是一次公开批改作业的过程,而且又是指导学生如何摆脱困境的过程。
  以上为我个人对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日常总结,总结于此以期抛砖迎玉。

  • 【发布时间】2016/5/5 9:17:14
  • 【点击频次】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