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运用交流——互动模式更好地进行英语听说教学

 

【作者】 潘兰玉

【机构】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手段。语言能力只有通过与他人进行言语交际、思想交流才能得以提高。
  关键词:误区;融合教学;交流互动
  一、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学走入了一个片面追求高分的误区。师生的重点、精力都放在如何提高分数、应对中考上。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读写能力领先,听说能力滞后”的现象,因此,如何培养、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活学活用书本知识,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已是迫在眉睫。
  二、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融合英语口语和听力教学
  “交流—互动”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交际活动情景,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有目的地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流、产生互动。“交流——互动”教学的基本模式结构为:教师启动—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练习评定。
  1、教师启动——“交流——互动”的前提。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或比较枯燥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指定预习范围,
  2、小组讨论——“交流—互动”的主体。
  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小组可有2人自由组合,或由4名(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合,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小组构成。在课堂上,小组交流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其形式是:各小组的成员就老师所布置的任务用英语进行讨论,进行交流、探讨;然后在小组内选出一位同学代表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巡视、参与;如学生与上生词不能表达,教师可适当做指导,但不能讲解、包办过多,要相信学生,让他们自己运用集体的力量,相互学习、团结互助来完成任务。
  3.组际交流——“交流—互动”的关键。
  在小组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学生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该组的交流成果,其他各组认真听取发言,做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老师进行提问。这样,不仅使每一为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尽情地交流各自的看法,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多重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更重要的是,这种交流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使其大胆开口用英语说话。
  4.练习评定——“交流—互动”的检测。
  在组际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教师不急于下定论,而是采取全班讲授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问题。“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将英语口语和听力教学结合起来,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值日生报到。
  教师将班上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如学号顺序、座位顺序等排列,然后按照这个顺序每天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报到,时间安排在每天课的一开始大约花2-3分钟,报到班上的每天的情况。如出席情况:生病想象啊,事假现象啊等!天气情况;班级中可能有的新动态:如学生转入或转出、某学生刚被老师批评或表扬等。这样,既能训练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听力。
     2、主题演讲。
  教师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在课前指定几个话题,让两个学生自由组合为一组,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前找好资料,相互讨论并选定一个话题,然后有其中一位上台演讲,在演讲完毕后,由该生或教师进行提问,抽取同学回答,并且分别对演讲学生和回答问题的学生计分。
  3、即时复述。
  即时复述是一个锻炼说者口语和听者听力的好办法。因为说者只有尽量表达清楚了才可能复述,而听者只有认真听,并用心记了,才可能将说话者的本意表达正确、完整。
  四、“交流—互动”教学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1、着眼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将听力和口语教学结合起来。
  “交流—互动”教学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查找资料,在游戏互动中愉快地学习,轻松地开口会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力水平并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强调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由于“交流—互动”教学强调了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评价学生行为时,不只是依据个体的进步程度,而是注重一个小组的整体进步,每一个小组或得的成功都依赖于小组中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这就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的多边多向的信息传递活动,突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之间相互联系,由此在学生中形成互助、互勉、互爱、互尊的良好人际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协助的精神,发展学生积极向上、民主科学的良好心理品质。
  实践证明,交际功能是语言学习本身的规律。教师模拟“交际场面”以学生为主体,以听说训练为主导,尽可能多地创造交际活动情景,运用“交流—互动”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贯彻听说领先、听说结合的原则,能优化课堂结构,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掌握英语并运用自如。
  • 【发布时间】2016/5/5 9:16:01
  • 【点击频次】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