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怎样搞好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作者】 蒋孝才

【机构】 贵州省福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高中教科书上选录的文言文,是中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使我们伟大的古人记录生活,发挥感情的载体。不仅具有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更是珍贵的史学材料,意义重大,地位非凡。但对于大多数的学生而言,文言文就是天书。是我们一直想躲避的东西。对此我们要怎么办呢?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文言文教学;兴趣培养
  高中古文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仍然是一个死角,教师对古文的讲授往往是逐字逐句的翻译,学生也是死记硬背,并没有深刻地理解古文的含义与美。学生面对古文,尤其是需要背诵的古文,都不仅仅是讨厌的问题了。是害怕,从心里的害怕。甚至拿到新的教材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有多少古文,多少需要背送的文言文。这好像是学生的全体公敌。面对这一难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该怎么办呢?
  一、 教学方法的转变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现状目前高中古文的教学现状是.传统的学习古文教学方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翻译,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则一记到底。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古文的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文言之美荡然无存,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兴味索然。这是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共同难题。为此我们要转变就学方法,但教学方法要如何转变呢?
  1、 以平等交往为前提,实现“单边教学”向“互动式教学”的转变:所谓“单边教学”就是“师传生受”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仅仅达成了“学会语文”的课程目标。实施互动式教学以“平等交往”为前提,语文互动式教学的重心应落实在“思维互动”上。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仅以频繁活动作为互动的标志,不能仅以气氛活跃作为互动的尺度。就如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就是更应该注重“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加入到课堂中来,感受文言文枯燥背后精彩。让学生接受文言文,而不是还怕文言文。有了理解才会喜欢上文言文。
  2、 以问题讨论为主线,实现“传授教学”向“探究式教学”的转变:单一的“传授教学”,严重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其个性发展。探究式教学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经历语文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通过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的讨论,不仅能促使学生去琢磨、发掘课文中蕴涵的内容,理解作者用词的意图,同时也教给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的方法。要让课堂成为“有问题”的课堂,所谓“有问题”的课堂就是要让学生更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意见向教师提问。只有有问题才会进步才能进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积极性。
  3、 以场景再现作依托,实现“控制教学”向“情境式教学”的转变:创造情景教学就是创造情景引导教学,运用情感引导学生能够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可这样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情感。就像讲《孔雀东南飞》提前做好情感铺设。让学生们对主人公的爱情所感动。这样就不会担心学生的反感。
  教学方法的转变,其本质就是通过课堂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消除恐惧才有可能接受它,喜欢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很好的开展高中文言文的教学。但除课堂之外,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呢?
  二、 培养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
  古诗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就是最高境界,达到后可以畅享其中乐趣。这层境界的达到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密切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假以时日,必能日见其长,体味其中乐趣。学好文言文,不仅能得心应手地应付眼前的考试,更重要的是可以广泛涉猎古文精粹,深入体味古典文学的智慧和奥妙。但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1、 从教师出发:教师提高自身文言文水平和对文言文的热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效法教师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要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文言文学习上先带好头。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真正从文章的内部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才会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内心里赢得他们的好奇和兴趣,最终达到对文言的的热爱。就是要教师达到“欲制己,先制人”的效果。
  2、 从学生自身出发: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教师应有意识地把学生推到学习文言文的主人位置,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分析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在坚持不懈地努力下逐渐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学好文言文,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发扬光大。只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从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对于学生自身兴趣的培养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教学的喜爱,搞好文言文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辜鸿铭,著.颜林海,译.春秋大义[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67-68.
  [2]车丽涛.关于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的调查[J].克山师专学报,2003(1).
  [3]姚富根,张厚感,顾振彪.中学生语文状况调查报告(二)一一从三百份测验卷看当前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存在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3).
  [4]杜素娟.关于白话文运动的几点追问与思索[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
  [5]唐骏.以新理念改革文言文教学[J].学语文,2007(2)
  • 【发布时间】2016/5/4 16:34:35
  • 【点击频次】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