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班主任与性格内向学生沟通的技巧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性格内向者是不能适应当今日益社会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为此,作为班主任如何加强与性格内向的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与人交往,顺利完成学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的技巧是因人而异,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这里仅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列举一些最基本的沟通技巧。
关键词: 班主任 性格内向学生 沟通的技巧
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不善与人交往,不善于语言表达,内心想象丰富但没有勇气付诸行动,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多疑症,甚至抑郁症。从严格意义上讲,性格内向者是不能适应当今日益社会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为此,作为班主任如何加强与性格内向的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与人交往,顺利完成学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的技巧是因人而异,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这里仅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列举一些最基本的沟通技巧。
一、专心倾听。作为班主任,要特别专心地、耐心地听性格内向的学生讲话,这是最基本的一条,因为这类学生一般是不会轻易讲话的。没有真正的倾听就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和内心感受告诉我们。倾听本身就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对外界的情感反馈是十分敏感的,班主任如果能专心地、耐心地听他们讲话,就等于给他们一个良性的刺激和积极的反馈信息,以引起他们说话的兴趣,加强说话的动力,以后他们就很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
二、善于肯定。不论性格内向的学生有什么感受,只要这种感受对他们而言是真实的,我们就必须加以肯定,肯定他们的这种感受是真实自然的,然后再给他们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班主任在与他们接触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他们描绘出一种独特的、主观化的、常人不易理解的感受时,班主任就认为是“胡说八道”、“哪有的事!”等等,这样就妨碍了他们与班主任进一步沟通。例如,有的人认为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准而怕别人笑话,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首先我们就要肯定和理解他这种感受,用和蔼和体贴的态度对他讲:你害怕别人取笑你,这种感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普通话是可以通过训练慢慢纠正的。假如他们得到了我们的肯定,愿意进一步谈下去,我们就可以和他们共同商讨,如何改进和提高。
三、及时澄清。所谓澄清,就是搞清楚的意思。我们所说的澄清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搞清楚他们每句话的实际内容和说话的目的,这是实现有效沟通所必需的。有的时候,说话的内容和目的是不一致的,我们要看到话语背后隐藏的“潜台词”。举例说明,炎热的夏天,孩子跟妈妈说:“我渴了。”渴是孩子的感受,但实际目的是让妈妈给买汽水喝或买冰棍吃。“我渴了”是说话的内容,目的是为我买冷饮解渴,说话有他的言外之意。班主任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就无法与他们真正地沟通。“澄清”的另一个要求是,他们发生什么生活事件,班主任一定要搞清楚整个事件的经过、当时的环境以及当时他们的情绪反应等,每一个细节都要搞清楚。了解得越详细就越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善于提问。一般地讲,提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放式的,另一种是封闭式的。封闭式的提问就是只需要回答“是”还是“不是”,或进行选择性回答,很像法庭的法官对当事人的询问。班主任有时也使用封闭式的提问,目的是把某一个症状的特殊性质搞清楚。如班主任问有偏头疼的性格内向的学生,是左边疼,还是右边疼,两个答案中只能选择其一,这就是个封闭式的提问。班主任在与他们交谈中,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应尽可能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因为,封闭式的提问容易使他们陷于被动,容易让他们感到是在受盘问,使他们产生不被信任感,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开放式的提问就是允许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如问他们:“昨天你怎么样?”这就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他们可以把昨天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我们,也可以由他们自己决定说什么不说什么,什么事情说得详细,什么事情说得简单一点,可以自己选择谈话的重点。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所谓半开放、半封闭或称限定开放式提问。如问他们:“昨天晚上你睡得怎么样?”这就是个有限的开放式问题。所谓“有限”指我们问的就是昨天晚上的睡眠情况。可也有一定的开放性,是入睡困难,还是早醒,睡眠时间的长短等,就随他们说了。
五、帮助重构。重构就是把他们的话用不同的措辞、不同的造句加以复述,而不改变他们说话的意图和目的。
六、鼓励自述。尽量启发和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主动讲话,能够更好地实现与他们的沟通。启发和鼓励他们讲话有直接的方法和间接的方法。所谓间接的方法就是借题发挥。例如,在与他们一起看电视时,就可以和他们谈电视节目的内容,共同体会故事里的悲欢离合,引起他们谈话,这是间接方法。所谓直接方法就是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借这个事情展开讨论,尽量让他们讲话,启发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七、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也就是说,在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点,小组合作学习就自然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合作学习,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要选取那些内容可分解,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又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总而言之,要顺利实现与性格内向的学生的沟通,班主任要以关心和热爱学生为出发点,多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自由自在的氛围,让他们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和勇气。
关键词: 班主任 性格内向学生 沟通的技巧
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不善与人交往,不善于语言表达,内心想象丰富但没有勇气付诸行动,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多疑症,甚至抑郁症。从严格意义上讲,性格内向者是不能适应当今日益社会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的。为此,作为班主任如何加强与性格内向的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积极与人交往,顺利完成学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的技巧是因人而异,因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的。这里仅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列举一些最基本的沟通技巧。
一、专心倾听。作为班主任,要特别专心地、耐心地听性格内向的学生讲话,这是最基本的一条,因为这类学生一般是不会轻易讲话的。没有真正的倾听就不会得到他们的信任,他们就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和内心感受告诉我们。倾听本身就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对外界的情感反馈是十分敏感的,班主任如果能专心地、耐心地听他们讲话,就等于给他们一个良性的刺激和积极的反馈信息,以引起他们说话的兴趣,加强说话的动力,以后他们就很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
二、善于肯定。不论性格内向的学生有什么感受,只要这种感受对他们而言是真实的,我们就必须加以肯定,肯定他们的这种感受是真实自然的,然后再给他们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班主任在与他们接触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他们描绘出一种独特的、主观化的、常人不易理解的感受时,班主任就认为是“胡说八道”、“哪有的事!”等等,这样就妨碍了他们与班主任进一步沟通。例如,有的人认为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准而怕别人笑话,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首先我们就要肯定和理解他这种感受,用和蔼和体贴的态度对他讲:你害怕别人取笑你,这种感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普通话是可以通过训练慢慢纠正的。假如他们得到了我们的肯定,愿意进一步谈下去,我们就可以和他们共同商讨,如何改进和提高。
三、及时澄清。所谓澄清,就是搞清楚的意思。我们所说的澄清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搞清楚他们每句话的实际内容和说话的目的,这是实现有效沟通所必需的。有的时候,说话的内容和目的是不一致的,我们要看到话语背后隐藏的“潜台词”。举例说明,炎热的夏天,孩子跟妈妈说:“我渴了。”渴是孩子的感受,但实际目的是让妈妈给买汽水喝或买冰棍吃。“我渴了”是说话的内容,目的是为我买冷饮解渴,说话有他的言外之意。班主任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就无法与他们真正地沟通。“澄清”的另一个要求是,他们发生什么生活事件,班主任一定要搞清楚整个事件的经过、当时的环境以及当时他们的情绪反应等,每一个细节都要搞清楚。了解得越详细就越能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四、善于提问。一般地讲,提问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放式的,另一种是封闭式的。封闭式的提问就是只需要回答“是”还是“不是”,或进行选择性回答,很像法庭的法官对当事人的询问。班主任有时也使用封闭式的提问,目的是把某一个症状的特殊性质搞清楚。如班主任问有偏头疼的性格内向的学生,是左边疼,还是右边疼,两个答案中只能选择其一,这就是个封闭式的提问。班主任在与他们交谈中,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应尽可能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因为,封闭式的提问容易使他们陷于被动,容易让他们感到是在受盘问,使他们产生不被信任感,不能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开放式的提问就是允许他们自由地发表意见。如问他们:“昨天你怎么样?”这就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他们可以把昨天的情况详细地告诉我们,也可以由他们自己决定说什么不说什么,什么事情说得详细,什么事情说得简单一点,可以自己选择谈话的重点。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所谓半开放、半封闭或称限定开放式提问。如问他们:“昨天晚上你睡得怎么样?”这就是个有限的开放式问题。所谓“有限”指我们问的就是昨天晚上的睡眠情况。可也有一定的开放性,是入睡困难,还是早醒,睡眠时间的长短等,就随他们说了。
五、帮助重构。重构就是把他们的话用不同的措辞、不同的造句加以复述,而不改变他们说话的意图和目的。
六、鼓励自述。尽量启发和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主动讲话,能够更好地实现与他们的沟通。启发和鼓励他们讲话有直接的方法和间接的方法。所谓间接的方法就是借题发挥。例如,在与他们一起看电视时,就可以和他们谈电视节目的内容,共同体会故事里的悲欢离合,引起他们谈话,这是间接方法。所谓直接方法就是现在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借这个事情展开讨论,尽量让他们讲话,启发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七、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也就是说,在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点,小组合作学习就自然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最多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小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使课堂达到高效。合作学习,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要选取那些内容可分解,可让每个合作成员有明确任务,又比较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总而言之,要顺利实现与性格内向的学生的沟通,班主任要以关心和热爱学生为出发点,多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自由自在的氛围,让他们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敢于和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树立与人交往的信心和勇气。
- 【发布时间】2016/5/4 15:27:51
- 【点击频次】355